兩大太陽能電池制造商通威(Tongwei)和愛旭太陽能(Aiko solar),在2020年分別投資了10GW的產能。通威在2019年底的電池產能只有20GW,但將在兩年內增長到50 GW。而愛旭2019年底時的電池產能還不到10GW,但到2020年底已經增至30GW,到今年底將增至40GW。
圖表來源: Solarzoom
垂直整合光伏組件制造商們的擴張幅度則更大。隆基(Longi)曾是通威的最大客戶,但該公司在2020年新增了23 GW的電池產能,至2021年底將再增3 GW,總計達到38 GW。
晶澳(JA Solar)、天合光能(Trina Solar)和晶科(Jinko)2020年各自新增了20 GW左右的產能,到2021年底,產能將分別達到30GW、27GW和31GW。
一體化、專業化電池廠商擴產迅速,且多為大尺寸電池片
全球電池片產能、產量擴張迅速,中國廠商占比近八成。2019 年全球電池片產能為 211GW,產量達 140GW,同比+22.8%;2019年我國電池片產能為 164GW, 產量約為 108.6GW,同比+27.8%,電池片產量超過2GW 的企業有20 家。2019 年按產能排序,前八廠商分別為通威、天合、隆基、晶澳、晶科、阿特斯、愛旭、韓華。其中通威、愛旭是專業電池廠,效率、成本領先;其余 6 家為一體化廠商。
以隆基、晶澳、天合為代表的垂直一體化組件企業在擴充電池片產能。2020 年上半年隆基寧夏樂葉 5GW 單晶電池完全投產,在建工程西安涇渭新城 5GW 單 晶電池項目以及西安航天基地一期 7.5GW 電池項目有望年內投產,到 2020 年底電 池片產能有望超過 25GW,曲靖(一期)年產 10GW 單晶電池建設項目計劃在 2022 年投產;晶澳截至 2019 年底電池片產能約 9.4GW,2020 年以來,公司公告的電池片擴產(或技改升級)項目規模達 27.1GW;截至 2020 年 8 月天合能電池產能 12GW, 通過新增境外電池產能 2.5GW、鹽城基地以新建和技改形式增加 10GW 電池產能、 境內技改/新建部分產能等形式,到 2021年底電池產能有望達到 26GW,其中 210mm 大尺寸電池產能占比達到 70%左右。
2020年電池片環節擴產規模約80GW,2021年擴產規模約100-120GW。根據我們對電池片廠商擴產數據的微觀統計,預計2020年電池片環節已經落地的擴產規模約80GW,預計在2021年落地的擴產規模約100-120GW。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電池片制造廠商的擴產計劃落地與電池片設備制造廠商的新簽訂單之間存在時滯,行業的擴產節奏與設備廠商的新簽訂單可能存在“錯位”情況。
在“平價上網”、碳中和等因素的驅動之下,行業未來的增長較為確定;而多種技術并行的現階段,由于技術進步的節奏和方向無法提前預知,技術領先、布局全面的龍頭公司風險較小,也更有可能享受到行業增長和技術進步的紅利。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全球光伏)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