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份,國內主產區小麥短暫上行后逐步回落,市場供應充裕、加工消費平穩,小麥行情疲態略顯;麩皮銷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維護著面粉加工企業的基本收益,而飼料加工企業在小麥玉米之間大價差的背景下依舊保持使用小麥對玉米的高替代。進入4月份,小麥的消費格局不會有更多變化,而供給狀況的不斷改善將制約小麥的價格走勢。
小麥行情沖高回落
進入3月份,受春節假期過后企業全面開工消費拉動影響,國內小麥價格在上旬出現一輪小幅上漲行情,華北地區企業掛牌價格多在2540~2630元/噸區間,其他主產區價格多在2520~2550元/噸,均較2月末平均上浮約10~20元/噸。但3月中旬后,受東北玉米上市量擴大、簽訂的進口玉米合約數量大增、各類貿易商出庫變現等因素影響,各地玉米價格出現不同程度下調,主產區小麥價格也隨之回調。至3月下旬,華北地區市場主流價格回落至2520~2590元/噸區間,其他主產區企業掛牌價格多在2480~2560元/噸。同時,針對2020年產的小麥普遍比臨儲投放的小麥價格升水20~40元/噸。
面粉趨弱麩皮震蕩
由于面粉加工企業的加工收益有麩皮價格“撐腰”,3月份全國面粉加工企業平均開機率在53%左右,高于去年同期。盡管宏觀形勢好轉,下游消費穩中有增,但面粉市場供應充裕,面粉行情弱勢運行。據市場信息,至3月下旬主產區加工企業30粉主流出廠價格在3040~3120元/噸之間,較2月下旬下調60~80元/噸。
近段時期,麩皮行情主要受飼料養殖形勢的變化而變化。由于部分地區的生豬養殖再遭非洲豬瘟侵擾,存欄受損導致部分區域的飼料消費有不同程度下滑,進而拖累麩皮價格。月內,麩皮出廠價格基本在1640~1800元/噸區間,呈震蕩態勢,至下旬,主產區麩皮價格相比上月同期下跌200~260元/噸。
臨儲交易逐步下滑
3月份前4周的臨儲小麥周均投放402萬噸,周均成交174.4萬噸,成交均價2366.89元/噸,和上月情況基本一致。但從各周的交易情況來看,卻呈現量、價逐步下滑態勢。
主要原因,一是前期小麥成交量過大,新的交易規則讓已成交的臨儲小麥持續不間斷地出庫,加之各級儲備輪換正在開展,市場上供應充裕,足以滿足下游企業短期內的加工需求;二是近段時期市場傳聞不斷,玉米價格逐步走低,盡管和小麥之間依舊存在較大價差,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市場對后期的預期;三是面粉及麩皮的終端需求基本穩定,飼料養殖近期也略顯疲弱,均減緩了企業進一步擴大采購的動力。
按照當前的交易形勢,粗略估算到3月底國內托市小麥庫存剩余或在5000萬噸左右,從大約1億噸的托市小麥庫存減至目前的水平僅用了1年零3個月,不僅庫存結構得到較好的調整,也為穩定國內糧食總體價格起到重要作用。
進口擴大穩定預期
據海關數據,2021年前兩個月,我國小麥進口247.3萬噸,進口量約是去年同期的3.6倍,其中,進口自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小麥分別為95.9萬噸和60.8萬噸,占進口量的63%。玉米進口量也較去年同期大幅飆升415%,達到479.6萬噸,主要來自美國和烏克蘭,分別為240.6萬噸和236.4萬噸。不僅如此,還有大量小麥、玉米和飼料替代品的海外訂單正在發運或即將發運。由于到港的進口小麥及其他糧食品種在價格上具備一定優勢,在快速補充消費需求的同時,也將改善市場預期。
回顧整個一季度小麥的價格走勢,更多的是被玉米行情或養殖情況所引領,臨儲小麥投放僅僅是“平滑”了市場剛性的漲跌,但并未改變總體趨勢。所以,結合近期國內玉米行情的發展趨勢及飼料養殖形勢,建議對于4月份的小麥市場不必抱有更多的期待。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當前管理部門對于當前市場存在的“三高”,即高糧價、高替代、高預期的情況高度關注,并多通道深入基層調研掌握一手資料征詢意見建議;二是4、5月份非常關鍵,如果在這一時期缺乏有效預期引導和市場規范,不僅會影響到整個夏糧收購,其所形成的不良預期甚至會影響到下半年整體的糧食供需格局;三是預計后期將會有更多的臨期稻谷進入飼料加工領域,進口玉米和飼料替代原料也將大量到港,以降低小麥替代壓力和緩解玉米供需矛盾。由此預計,4月份國內主產區小麥行情將會圍繞當前價格水平窄幅整理。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糧油市場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