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mining.com報道,多年來,對關鍵金屬供應的忽視正趕上美國,因為對構建拒絕化石燃料的新型綠色經濟所需的原材料的需求正在增加。
美國總統拜登剛剛宣布了一項2.3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支出計劃,部分目的是將美國的交通系統從以天然氣和柴油為基礎轉向以電池為動力,并加大對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支持,而不是天然氣等碳基能源。
該計劃承諾很大,似乎會讓許多行業受益,但關于該國將如何獲取修復和取代傳統“blacktop”基礎設施所需的金屬,以及為全新的“從礦到電池”供應鏈提供原料的礦產,卻缺乏細節。
本文深入探討了美國的金屬問題,以及它可能如何與北方鄰國合作解決這一問題。
2.3萬億美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
拜登期待已久的基礎設施建設終于在上周公開。周三宣布的這項2.3萬億美元的支出計劃旨在提高美國的生產效率,比如投資公共交通,讓美國人更容易上下班,投資農村寬帶,改善工作場所的技術。
它更關注長期目標,而不是最近通過的1.9萬億美元的covid-19救濟法案,該法案以經濟復蘇為支撐,并讓人們重返工作崗位。資金將超過8年。
在分配給交通基礎設施的6,210億美元中,有1740億美元將用于幫助公司生產電動汽車,并在全國建造50萬個充電站。拜登的提議還要求將包括郵政服務在內的聯邦車隊轉為全電動汽車,并要求聯邦建筑物只使用清潔能源。
一項新的“清潔電力標準”將迫使公用事業公司在2035年之前完全擺脫碳排放源。
該計劃還要求提供1000億美元用于改善電網系統,包括建造由銅或鋁構成的高壓輸電線路。
石油開采
拜登2.3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一攬子計劃對美國礦業意味著什么?總統表示,他支持國內生產制造電動車、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綠色技術所需的金屬,據報道,他支持兩黨共同努力,為美國從中國和其他國家進口的鋰、銅、稀土、鎳和其他戰略材料建立國內供應鏈。
另一方面,民主黨到目前為止還不是采礦業的朋友。在競選總統期間,拜登堅決反對廢除大峽谷附近的鈾礦開采禁令,并在他上任的第一天關閉了Keystone XL管道,這條管道在建設過程中的一部分是為了將Alberta油砂原油輸送到美國海灣沿岸煉油廠,從而緩解北美的石油供應過剩這一直在壓低Western Canadian Select的價格。允許這條管道繼續進行對加拿大生產商來說是一大福音。
拜登會對可能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的新采礦項目采取類似的做法嗎?盡管諷刺的是,電池和能源金屬的勘探和開采對于推進他的氣候議程是必要的,但這位左傾總統似乎會聽從他的環保支持者,而不愿冒失去他們支持的風險。
需求旺盛的金屬
更多的清潔能源意味著更多的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電動汽車和鋰離子電池,無論是用于電動汽車還是電網規模的存儲。對于一些材料,如硅,供應充足,但對于其他材料,如用于風力渦輪機的稀土釹,用于電池的鋰、鈷、石墨和鎳,以及幾乎所有涉及布線的材料的銅,供應鏈將需要轉變。
這是因為對于用于清潔能源和電氣化的大多數金屬,美國依賴進口。
自特朗普就任總統以來,美國一直在計劃扭轉對外國競爭對手的依賴,尤其是中國,中國目前擁有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主導著全球電池供應鏈。
根據特朗普發布的行政命令,內政部在2018年發表了一份報告,強調了35種對美國國家和經濟安全至關重要的礦產,其中14種100%依賴進口。
現任總統也意識到美國的弱點。今年2月下旬,拜登政府宣布將對美國供應鏈進行政府審查,以尋求結束美國對中國和其他對手在關鍵產品上的依賴。
例如,世界上約85%的釹集中在少數中國礦山,世界上大部分鈷生產來自政治不穩定的剛果民主共和國。
如果美國希望實現其雄心勃勃的氣候目標,那么這將是一個自然的步驟。包括華爾街人士在內的許多人都預測,美國政府的更迭將最終引發電池熱潮。一輛電動車大約30%的成本都是用在電池上的,電池需要鋰、石墨和鈷等金屬——這些金屬都列在美國關鍵礦產清單上。
縱觀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礦山生產數據,就可以看出,這些材料中,美國礦山的數量有多少。
例如,在2020年(以及更早的時候),美國唯一的鋰生產來自于Albemarle在內華達州的Silver Peak鹵水廠。雖然該公司扣留了實際數量,但它肯定遠不及澳大利亞(4萬噸)、智利(1.8萬噸)和中國(1.4萬噸)這三大生產國。至于目前確定的鋰資源,美國地質勘探局指出,由于繼續勘探,這些資源大幅增加,但在總計8600萬噸中,美國僅發現790萬噸,加拿大為290萬噸。
2020年,美國沒有開采出用于制造電動汽車電池負極的球形石墨所需的天然石墨。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表示,世界推斷的可采石墨資源超過8億噸,但國內來源“相對較少”。
美國礦山去年僅生產了16000噸鎳,而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俄羅斯的鎳產量分別為76萬噸、32萬噸和28萬噸。加拿大成功地生產了15萬噸。
很難想象,如果美國在當前市場條件下不可能大幅增加關鍵金屬進口,或者執行本土戰略,在北美探索和開采這些金屬,美國就能夠完成新的清潔能源議程。
銅緊縮
正如我們在AOTH所寫的那樣,在所有的金屬中,沒有一種比銅更重要,盡管這種紅色金屬從未被歸類為銅。
主流媒體和大型礦業公司終于趕上了我們過去兩年的說法:由于勘探不足/新礦床發現不足的完美風暴,銅市場正走向嚴重的供應短缺,電氣化、脫碳導致需求大幅增長。
然而,美國似乎沒有得到這份備忘錄。
有趣的是,盡管到2020年,由于中國吸收了數百萬磅因疫情而變得更便宜的廉價銅,對中國的銅出口和銅價都在飆升,但美國的銅產量實際上卻在下降。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產量下降了5%,估計為120萬噸。(產量約為頂級生產國智利的五分之一)
銅的問題之一是很難在接近地表的地方找到足夠多的銅,而在那里開采是經濟的。銅礦的投產也需要多年時間,尤其是在美國和加拿大等地,那里的礦工面臨著嚴格的許可規定,可能會造成延遲。根據彭博資訊(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數據,從首次發現金屬到首次發現金屬的平均交貨時間比前幾個周期增加了4年,達到近14年。
BI最近的研究表明,礦業需要1000萬噸以上的銅,以滿足清潔電力和運輸部門更高的需求。
據CRU集團估計,要做到這一點,需要花費高達1000億美元,以防止到2030年每年可能出現470萬噸的供應缺口。如果不建造新礦,缺口可能會上升到每年1000萬噸。要想縮小這一差距,相當于新建8座與智利埃斯孔迪達(Escondida)銅礦規模相當的新銅礦,后者是全球最大的銅礦。
失敗將以銅的價格來衡量,銅價格必然會上漲,這要遵循供求的自然規律。
彭博情報分析師Grant Sporre和Andrew Cosgrove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技術的日益復雜和審批的延遲,可能會導致2025-30年可以開工的項目缺乏。”作者補充說:
“在中國國家儲備局(State Reserve Bureau)清除了2020年因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增長放緩導致的所有過剩銅后,市場現在看起來從根本上處于緊張狀態,我們的分析指出,市場至少會出現兩年的赤字。鑒于這些短缺,再加上投資者對銅脫碳資質的興趣,我們認為,銅價高于每噸8,500美元將得到很好的支撐。”
來自中國的競爭
拜登如此熱衷于大規模基礎設施支出(包括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的原因之一,是為了與中國競爭,中國在清潔技術研發方面的支出份額已經超過美國。
美國落后的不僅僅是研發,還有更基本的東西,這才是綠色經濟的真正基石。
正如前面提到的,世界正面臨銅的供應短缺,正如美國將需要大量銅一樣。在中國采取行動鎖定供應的情況下,這仍有可能嗎?
我們不確定,但最近的事態發展令人擔憂。彭博社收集的數據顯示,去年,當世界其他地區進入封鎖狀態時,中國掀起了搶購銅的熱潮。分析人士表示,中國進口的銅數量表明,中國政府不僅將銅用于工業用途,還將其儲存起來。
2020年,中國未鍛造銅進口量為670萬噸,比2019年增加了三分之一,比以往的年度紀錄多出140萬噸。事實上,正如彭博社所指出的,“僅同比增幅就相當于美國全年銅消費的規模。”
這里的脫節令人震驚。在美國銅礦產量放緩(主要原因是需求減少和經濟放緩導致價格下跌)之際,中國抓住機會“逢低買入”。彭博社援引交易員和分析師的數據估計,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State Reserve Bureau)在價格暴跌期間購買了30萬至50萬噸。
對于那些一直關注中國精明地鎖定世界大部分金屬的人來說,這并不是什么新鮮事。
在21世紀初,中國公司花了大約50億美元購買了從阿富汗到贊比亞的十幾個銅礦和礦床。2007年,中鋁以8.4億加元收購了秘魯一個名為Toromocho的大型銅礦床的采礦權,據說當時價值500億美元。
另一宗中國銅業的重大收購發生在2016年,當時Freeport McMoran同意以26.5億美元的價格將其在剛果民主共和國Tenke銅礦項目中的多數股權出售給中國鉬業公司(China Momolium),“減少了這家美國銅礦商的債務,但卻讓這家中國公司擁有了世界上最寶貴的銅資產之一,”路透社稱。
當然,中國已經壟斷了稀土的開采/加工,生產了最多的鋰和鈷,并主導了石墨市場。
大多數觀察家認為,盡管美國在加州、阿肯色州和內華達州的鋰礦床開發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在喬治亞州、俄亥俄州和科羅拉多州也在興建新的電池廠,但美國在電動汽車電池競賽中輸給了中國和歐洲。
據彭博新能源財經報道,該國在全球電池生產中的份額將從目前的8%下降到2025年的6%。
這可能是一個問題,為汽車制造商的連續劇切換齒輪,可以說,電動汽車。依賴進口電池可能意味著要比國產電池支付更多的費用。物流也是一個挑戰,在運輸大型,重型電池組,每個重量可達1000磅。
“如果我們想在北美建立一個電池的國內供應鏈,現在是你必須加速的時候,”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咨詢公司凱恩能源研究顧問公司(Cairn Energy Research Advisors)董事總經理Sam Jaffe說,“對話應該是‘我的車’,而不僅僅是‘電池車’。”
相反,彭博社的文章指出,美國將供應安全視為一個外圍問題。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一直在自上而下地審視供應鏈的脆弱性,并不斷增加戰略儲備,”該新聞機構援引資深銅交易員David Lilley的話稱。“我認為西方甚至還沒有開始考慮這個問題。關于原材料供應,這里仍然存在一種漫不經心的態度。”
真是隨便。
CRU集團估計,在基礎設施上花費1萬億美元,每年可能需要額外的600萬噸鋼鐵、11萬噸銅和14萬噸鋁。
美國能否神奇地將銅產量提高10%?或者,是否必須以更高的價格進口更多的銅,而不是采取明智之舉,去年購買/儲備銅?這些是華盛頓應該問的問題。
加拿大可以幫助
幸運的是,還有時間,也有希望,美國和加拿大可以把它們聚在一起,把自己珍視的一些金屬資產放在中國和其他貿易競爭對手面前——畢竟,全世界都在“綠色”并希望獲得這些商品——把它們都吞下。
2020年1月,加拿大和美國政府宣布了關鍵礦產合作聯合行動計劃。該協議將增加產量,并為美國依賴進口的許多關鍵礦產建立供應鏈。
例如,根據加拿大自然資源部的數據,該國稀土氧化物超過1500萬噸,其中包括一般更具價值的重稀土,這些稀土氧化物可以發展成礦山,以幫助滿足美國的需求。
渥太華最近發布了一份重要礦產清單,如美國2017年公布的35份清單——不同的是,加拿大的清單更像是一份目錄,而不是一份愿望清單,它所擁有的金屬,認為是必不可少的。
31個金屬目錄不僅包括鈷、石墨、鋰和稀土,這些金屬通常出現在這些清單中,而且銅、鎳和鋅基金屬被認為是建設綠色能源未來的基礎。
今年早些時候,安大略省和加拿大政府宣布,計劃每人花費2.95億美元,幫助福特升級其在奧克維爾的裝配廠,開始生產電動汽車。
在最近結束的多倫多PDAC會議上,加拿大創新、科學和工業部長Francois Philippe Champa對加拿大投資公司CEO Ian McKay表示,加拿大在電動汽車制造業方面具有獨特的地位。
“加拿大提供可再生發電、熟練勞動力、穩定和可預測的經營管轄權、法治——這是當今需求非常旺盛的商品——以及為電動汽車供電的電池所需的大量關鍵礦產。
“人們現在更加重視供應鏈,供應鏈正從全球走向區域,并從效率轉向彈性,”Champa說。“加拿大不僅為汽車制造業提供了巨大的機會,而且為整個生態系統提供了巨大的機會,汽車制造商和加拿大政府正在進行大量投資。”
批評美國和加拿大加強合作的人會說,我們到目前為止所擁有的只是關鍵礦產的清單。目前還沒有政府資金支持勘探。然而,加拿大自然資源部長Seamus O’regan最近告訴CIM雜志,建立這份清單對加拿大來說是重要的一步,特別是因為它可以向投資者傳達該國的意圖和優先事項,特別是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
O’regan指出,加拿大已經在美國35種礦產中提供了13種,“我們有可能提供更多的礦產。”
PDAC總裁Felix Lee也在發言時對CIM說:
“重要的是要記住,在加拿大,我們是一個巨大的國家,礦產財富令人難以置信,其中很大部分還沒有開發。關鍵礦物清單確實給了我們一個機會,讓我們開始關注我們的地球科學項目,我們的政府地球科學項目,關注那些重要的礦物和金屬……我們不僅可以為我們的地球科學項目提供信息,我們還可以通過使用這份清單進一步為我們的土地利用決策提供信息。另外,如果我們知道某些礦物和金屬存在的地方,我們就能驅動其他一切。”
空話?也許吧。但至少關鍵的礦產資源和供應不安全現在已經進入了美國和加拿大政府的關注范圍,在這之前,美國和加拿大政府已經停止關注這些問題幾十年了。
我們的礦產勘探部門不需要公共資金來成功地發現新的礦藏,這將大大有助于解決全球供應短缺的問題,但在從發現到生產的漫長道路上,讓政府站在一邊肯定會有助于允許開采新礦藏,隨著綠色能源/運輸金屬需求的日益增長。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Mining.com)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