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價格已連降九周,已經觸底了嗎?在銷售價格強勢下跌的情況下,養豬大戶們怎樣化解成本壓力?
生豬價格“探底”
生豬價格又降了。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3月下旬與3月中旬相比,生豬(外三元)價格報26元/公斤,環比下跌6.8%。截至4月6日,生豬價格已經連降九周。對生豬養殖行業的參與者來說,這并不是個好消息。有一位河南的養殖戶告訴記者,當地的生豬出欄價格一度跌破12元/斤,本應該有漲幅的節假日也沒有帶來銷售驚喜。
生豬價格到“底”了嗎?分析師王亞男對記者表示,預計今年4月,生豬市場行情還是以降為主。
“一方面,今年1月份,規模豬場集中出欄,市場上生豬供應量過剩;另一方面,前期有部分養殖戶在觀望市場動態,延緩了生豬出欄速度,目前市場上超過標準體重(110-130公斤)的生豬供應量過多,而屠宰廠需求不大,故也帶動生豬價格下降。再者,目前生豬產能恢復良好,供應充足。”王亞男說。
市場上“缺豬”的局面已經扭轉。農業農村部監測顯示,今年2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增長1.0%,連續17個月增長;同比增長34.1%,連續9個月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在市場供給充足、價格走低的情況下,生豬養殖行業的企業也并未停下“增量加碼”的腳步,或有“以量換價”的意圖。根據財報,截至今年1月份,牧原股份(002714)、溫氏股份(300498)、正邦科技(002157)、新希望集團能繁母豬存欄量總計達到605.4萬頭,預計今年年底產能還能刷新紀錄。
養殖利潤“觸底”了嗎
生豬價格“跌跌不休”,企業的養殖利潤也“觸底”了嗎?數據顯示,4月6日,生豬養殖利潤中,自繁自養盈利值為1125.81元/頭,較節前下滑了11.73%,另外,自2021年以來,自繁自養盈利累計下降了61.70%。
目前,上市豬企還處在產能恢復和擴張階段,長期看,隨著產能恢復,生豬價格會再度下降。值得關注的是,上市豬企仍看好當前的行情。新希望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從本輪周期來看,受益于生豬價格景氣周期延長,擁有較強成本邊際優勢和生物安全防控技術的豬企業績兌現將更為充分。同時,預計今年全年生豬出欄量低于去年底的行業預期。今年的豬價有望維持高位,不會產生新的歷史高點。
企業認為,在生豬價格下行的下半場,能控制得住養殖成本的“選手”將成為行業內的贏家。上述負責人表示,在豬價下行周期,優秀豬企通過成本優勢實現跨周期成長的邏輯依然存在。如果到了龍頭企業也虧損的時候,那么全行業必然又會有大量的產能退出,供給大幅減少,行業又將迎來豬周期的上行。同時,公司可以通過生豬期貨和發展養殖下游端的屠宰加工業務,與養殖環節的豬價波動形成對沖,適度緩解豬價下行對公司的整體影響。
牧原股份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生豬價格波動雖是導致公司經營業績出現波動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未來公司將不斷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生產成本。
通過種豬養殖降成本
據多位中小規模養殖豬場工作人員介紹,生豬價格連續下降,使得不少豬場趕在3月底前完成了“清欄”,也就是趕在新的價格低點前把豬賣光了。而上市豬企則在降低成本方面發力,把關注焦點放在了種豬養殖上。
“在成本控制上,對養殖企業來說,除了降低飼料成本外,增加母豬產仔率和仔豬活仔率是目前最好的方法。”王亞男說。
種豬養殖或是拉開成本差距的關鍵。在生豬養殖產業鏈上,從仔豬出生到斷奶這段時間的成活率或生產效率,通常以PSY指標來檢測,即每頭母豬每年所能提供的斷奶仔豬的頭數(PSY=母豬年產胎次*母豬平均窩產活仔數*哺乳仔豬成活率)。PSY值越高,豬場效益和母豬能繁成績也就越好。在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暴發前,行業平均PSY約為17,大型企業PSY通常在20以上,農戶自繁自養的平均PSY約為15。
新希望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規模化養殖與農戶養殖在效率、成本上差別最大的環節在種豬養殖環節,而在商品豬育肥階段的差別相對不大。自繁自養模式在生物安全防控、養殖場硬件設施和降成本方面都比“公司+農戶”模式有更大的優勢。目前“公司+農戶”模式在公司出欄結構中占比較高,后續公司會在繼續發展“公司+農戶”商品豬養殖模式的同時,逐步增加自繁自養模式的投入,提高自繁自養模式在出欄總量中的占比。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國商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