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晚間,澳洋健康(002172.SZ)發布公告稱,擬出售公司控股子公司阜寧澳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阜寧澳洋”)粘膠短纖產業相關資產,對粘膠短纖業務進行剝離,全力聚焦發展大健康產業。
公告顯示,澳洋健康持有阜寧澳洋97.50%的股權,2019年、2020年,阜寧澳洋凈利潤分別為-4.47億元、-4.21億元,嚴重拖累澳洋健康。
另外,出售完成后,澳洋健康除參股新疆雅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外,不再經營粘膠短纖業務。
受消息面影響,4月9日,澳洋健康股價在開盤后很快觸及漲停,雖此后有波動,但在午間收盤前封于漲停線,截至當日收盤,股價為4.9元,漲幅10.11%。
營收占比最大板塊連虧2年
資料顯示,澳洋健康的前身是澳洋科技,于2007年9月登陸深交所上市,當時澳洋科技的主營業務為粘膠短纖的生產銷售。2015年,澳洋科技完成收購江蘇澳洋健康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澳洋健投”)100%股權,公司形成了化學纖維及大健康兩大主業。2018年9月10日起,澳洋科技正式更名為“澳洋健康”。
根據2020年年報,澳洋健康的營業收入分別有化學纖維、醫藥物流和醫療服務,營收占比分別為39.38%、32.8%和27.82%。盡管澳洋健康早在2015年就已切入大健康領域,但是化學纖維卻仍是占比較大的板塊。
目前,澳洋健康的化學纖維業務主要為粘膠短纖的生產銷售,最終銷售產品為粘膠短纖及其差變化品種,屬于紡織原料。粘膠短纖銷售客戶為下游紗線企業,其主要受原材料及市場供需關系影響。
2020年,粘膠短纖市場需求較去年同期波動較大,前三季度市場價格在低位徘徊,第四季度有所回暖,但全年均價仍處于低位。2020年,澳洋健康的粘膠短纖產品銷售量、生產量和庫存量均出現了同比下降的情況。
其實,該業務的毛利率自2015年以來已經呈現連續下降的趨勢,化學纖維業務2015年毛利率為13.75%,此后逐漸下滑,到2018年毛利率只有3.40%,到2019年跌至負數,為-4.73%。
與2019年相比,2020年澳洋健康化學纖維板塊的虧損更是進一步擴大,化學纖維板塊實現營收12.14億元,營業利潤為-4.48億元,毛利率更是下滑至-17.29%。雖然化學纖維板塊是營收占比最大的板塊,卻也是虧損最為嚴重的板塊。這也是澳洋健康要堅決剝離粘膠短纖業務,全力聚焦發展大健康的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初,澳洋健康就因在互動易平臺回復投資者“粘膠短纖的市場價格報價在1.28萬元/噸以上,較2020年末價格有較大幅度增長”,出現股價連續四個交易日漲停,而被深交所下發關注函。
轉行大健康產業,
新業務卻難挑大梁
如果傳統主業低迷是因為行業不景氣,那么澳洋健康的新主業是不是已經挑起業績大梁?然而在我們看來卻未必。
澳洋健康的大健康產業來源于2015年收購澳洋健投,后者當時承諾2015年、2016年、2017年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5000萬元、6000萬元、7200萬元。從澳洋健康的2015年至2017年年報來看,上述業績承諾全部完成。
因此,2015-2017年期間,澳洋健康的業績有了明顯的增量,此期間營業收入分別為38.09億元、48.76億元和53.66億元,同比分別為-18.55%、28.02%和10.06%;扣非凈利潤分別為9741.19萬元、2.21億元和1.2億元,同比分別為214.49%、126.52%和-45.67%。
然而,在業績承諾完成后的第二年,澳洋健康的業績就開始變臉了。2018年、2019年澳洋營業收入分別為47.11億元、29.82億元,同比分別下滑12.3%和36.7%;扣非凈利潤分別為-9157.36萬元、-4.79億元;同比分別下滑177.12%、423.51%。
盡管2020年的營業收入為30.83億元,較去年微增3.4%,但是澳洋健康的扣非凈利潤卻進一步虧損,為-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5.08%,可見轉型之路頗為艱難。
根據2020年報,醫藥物流板塊營收占比為32.8%,主營業務中排名第二;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10.11億元,同比增長6.53%;但是其毛利率僅為5.65%,并且與2019年相比還下滑了2.45%。值得注意的是,2015-2019年期間醫藥物流板塊的毛利率處于下滑趨勢,分別為10.24%、8.9%、7.64%和8.1%。
然而,營收占比27.82%排名第三的醫療服務板塊反而成為業績貢獻最大的板塊,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8.58億元,同比增長1.16%;但是其毛利率為19.62%,較上年同期下滑1.44%。不過,2015-2019年期間,醫藥服務板塊的毛利率處于增長趨勢,分別為18.21%、18.06%、22.63%、28.59%和22.94%,但近兩年有所下滑。
因此,2015年通過收購進軍大健康產業的澳洋健康,此后數年發展并不是很順利,傳統業務每況愈下,新業務卻遲遲無法補位,業績狀況愈發窘迫。
融資在投項目遲遲未達預期
為了支持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澳洋健康在2018年進行了再融資,募資為3.84億元,主要募投項目是“港城康復醫院建設項目”、“澳洋醫院三期綜合用房建設項目”、“澳洋醫學科研中心建設項目”和“澳洋健康醫療信息化項目”。
澳洋健康2020年年報顯示,“港城康復醫院建設項目”和“澳洋醫院三期綜合用房建設項目”的投資進度分別為92.37%、96.48%,實現的效益分別為-170.13萬元和2057.61萬元,均沒有達到預計效益。對此,澳洋健康表示,以上兩個項目均處于爬坡和上升階段。
至于“澳洋健康醫療信息化項目”的投資進度從2019年起就停留在27.11%,而“澳洋醫學科研中心建設項目”則已被澳洋健康終止實施,并將該項目剩余的募集資金及利息永久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用于公司生產經營。
傳統業務虧損剝離,新產業卻又無法挑大梁,熱鍋上的澳洋健康能否成功聚焦大健康產業,我們將持續關注。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貓財經)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