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張家港、青島、廣州等港口棉花貿易企業反饋,受4月12日ICE主力合約跌破82美分/磅、鄭棉CF2109合約打開15000元/噸關口的拉動,國內棉紡織廠、中間商的詢價、下單較4月中旬逐漸回暖,巴西棉、印度棉、美棉等船貨、保稅簽約量觸底反彈。
青島某中型棉花進口企業表示,截至4月中旬港口保稅+清關棉庫存非常大,一些位置好、出入便捷且收費合理的保稅庫持續爆倉,內外盤棉價同向大幅下挫導致掛單、點價單成交加快,出貨增加,港口庫存壓力有望得到短暫緩解,但考慮到4/5/6月船期2020/21年度印度棉、美棉、澳棉、西非棉的數量仍較大,再加目前港口外棉整體延續“出庫少、入庫多”,因此2021年2、3季度中國主港棉花庫容壓力“易增難減”。
從貿易商報價看,4月12-13日青島港巴西棉M1-1/8(強力28GPT)、美棉EMOT31-337(強力28GPT)報價分別15600-15800元/噸、16250-16500元/噸;2020/21年度印度棉M1-5/32“一口價”約15300-15500元/噸(CCI棉花報價稍高100-200元/噸),印度棉與巴西棉價差由2/3月的500-700元/噸逐漸縮小至200-400元/噸,印度棉競爭力有所下滑。同時因CCI輪出銷售底價不斷上調,印度國內棉花期現表現堅挺,走勢與ICE大相徑庭,因此4/5/6月船貨印度棉M1-5/32基差穩定4.5-5.5美分/磅,同船期巴西棉M1-1/8基差則約6.5-7美分/磅,二者價差僅1-2.5美分/磅,印度棉性價比一落再落。
一些棉花貿易商認為,ICE主力合約從84.70美分/磅高位跳水,直破82美分/磅甚至逼近80美分/磅關口,一方面有利于大量ON-CALL點價合同成交,ICE實盤壓力逐漸減輕;另一方面刺激有外棉補庫需求的棉紡織廠、中間商到保稅庫、中轉庫看貨、采購。目前無論美金還是人民幣報價外棉交投意向轉暖,但1%關稅配額稀少對買賣雙方影響較大。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國棉花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