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海關統計快訊,今年一季度,我國紡織服裝出口651億美元,比2020年同期增長43.8%,比2019年同期增長15.6%。這顯示出,我國紡織服裝產業鏈供應鏈的競爭優勢為外貿的持續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
服裝出口呈現四大主要特點:
服裝出口與2019年同期相比仍較快增長
受疫情影響,去年一季度我國出口基數偏低,因此今年一季度出口大增屬意料之中。但即使與2019年同期相比,我國服裝出口仍呈增長態勢。今年一季度,我國服裝出口332.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7.7%,比2019年同期增長13.1%。主要原因一是去年同期出口下降21%,基數較低;二是美國等主要市場需求復蘇較快;三是周邊供應國產能恢復不到位,拉動我出口較快增長。
服裝出口增長快于紡織品
自去年3月起,我國紡織產業鏈快速恢復,口罩出口開始啟動,拉高去年紡織品出口基數,因此今年一季度我紡織品出口同比增長40.3%,低于服裝出口43.8%的增幅。尤其是今年3月,我紡織品當月出口僅增長8.4%,遠遠低于服裝當月出口42.1%的增幅。由于防疫物資國際需求降低,我口罩出口呈逐月下降態勢,預計二季度我紡織品出口后勁不足,出現同比下降的可能性較大。
中國在美、日等主流市場份額提高
今年前兩個月,美國自全球進口服裝僅增長2.8%,但自中國進口卻大幅增長35.3%,中國在美市場份額為29.8%,同比大增近7個百分點。同期,日本自全球進口服裝僅增長8.4%,但自中國進口大幅增長22.3%,中國在日市場份額為55.2%,同比增長6個百分點。
服裝出口3月增勢回落,后續走勢不容樂觀
今年3月當月,我國服裝出口92.5億美元,雖比2020年3月增長42.1%,但比2019年3月僅增長6.8%,增速大大低于前兩個月。今年前兩個月,美國和日本服裝零售同比分別減少11%和18%,歐盟一月份服裝零售同比下跌高達30%,這顯示出全球經濟復蘇仍不穩固,歐洲及新興經濟體受疫情影響,需求仍然低迷。
服裝作為可選消費品,國際需求恢復到往年正常水平仍需時日。隨著發展中經濟體紡織服裝制造業產能逐漸修復,前一段時期我國服裝行業對全球生產發揮的替代作用正在趨于弱化,“訂單回流”現象不可持續。面對二季度乃至下半年出口形勢,行業需保持冷靜,認清形勢,不能盲目樂觀和松勁。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