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以來,隨著農戶余糧陸續耗盡,貿易商“踩踏”出糧逐漸結束,玉米現貨價格止跌反彈。東北港口三等新糧收購價回歸至2700元/噸左右,山東深加工企業掛牌收購價普遍在2900元/噸左右。截至4月14日,大連玉米期貨近月2105合約收盤價2697元/噸,較港口現貨倉單成本低40元/噸左右。
從市場情緒以及玉米供需格局來看,對比過去幾年玉米價格整體水平,在天量進口和小麥替代的背景下,玉米市場達到了新的平衡,玉米價格中樞在這種新的平衡之下也逐步確立。
新平衡下玉米價格中樞確立
隨著進口玉米大量到港,加之臨儲小麥拍賣大量成交并進入飼料領域替代玉米等,玉米市場缺口逐漸被補充,玉米市場逐漸達到新的平衡。海關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進口玉米672.7萬噸,相當于去年全年進口量的59.5%,同比增長437.8%。USDA報告顯示,截至4月1日,中國累計簽訂進口美國2020/2021年度產玉米2328.4萬噸,其中已經發運904萬噸,還有1424.4萬噸尚未發運。
2020年10月份至2021年4月2日,國家臨儲小麥拍賣累計成交4135萬噸。目前來看,2020年10月份以來,拍賣成交的小麥多數進入飼料企業。另外,本年度以來,定向銷售給飼料企業的超期存儲稻谷成交數量在900萬噸左右。同時,預計2020/2021年度進口高粱、大麥總量在1200萬噸左右。
總體來看,彌補國產玉米供需缺口的糧源,包括進口玉米、高粱、大麥以及國產小麥和超期存儲稻谷在內,總體折算成國產玉米的數量在8300萬噸左右。這也意味著根據上年度供需狀況預估的2020/2021年度國產玉米8500萬噸左右的供需缺口逐漸被彌補。天量進口糧源和政策性小麥、稻谷的替代,使得2020/2021年度玉米供需格局形成了新的平衡。
2020年從臨儲玉米供應市場的平衡轉向目前的“替代平衡”新格局,玉米價格的中樞水平也由2019年的1800~2000元/噸,抬升到2021年的2600~3000元/噸。隨著“替代平衡”新格局的確立,玉米市場價格中樞逐漸確立。缺口導致的暴漲預期、產業搶糧囤糧、金融資金炒作等因素逐漸消失。
種糧成本支撐新的價格中樞
目前來看,由于玉米價格高漲,2020年農民種植玉米收益大幅增加,種植積極性大幅提高,同時也大幅推升地租成本。目前,黑龍江部分地區地租達到11000~12000元/公頃,加上種子、農藥、化肥、人工均出現明顯上漲,按正常年景推算,成本將達到2200元/噸以上,運到北方港口將達到2400元/噸左右。新季種糧成本對玉米新的價格中樞形成了強烈支撐。
總體來看,在“替代平衡”新格局下,5月至7月玉米現貨供應季節性緊張的因素逐漸體現,玉米有望在新的價格區間內逐漸上漲,但整體漲幅相對有限。8月份前后,新季玉米長勢將對其開秤價格與陳玉米價格如何接軌形成重大影響。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糧油市場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