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這句話放在玻璃行業也自有其深意。
這一年,南玻集團全年經營業績實現了同比大幅增長,洛陽玻璃營收、利潤均創下該公司自A股上市以來的最高值;這一年,受益于產能擴張和光伏行業蓬勃發展的影響,福萊特集團營業收入再創新高;不過,這一年也是玻璃行業個別上市公司A股上市以來最為艱難的一年……
梳理18家玻璃行業上市公司2020年年度報告及2021年第一季度報告后,我們發現,在行情延續、玻璃現貨及期貨價格均屢創新高的背景下,行業上市公司整體表現優異。
浮法原片:利潤大增
主營浮法玻璃原片的玻璃企業,2020年的利潤增長幅度往往高于營業收入的同比增長幅度。
比如行業頭部企業信義玻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義玻璃),2020年實現收益186.16億港元,同比增長約14.5%;凈利潤64.31億港元,同比增長約43.47%。該公司三大產品浮法玻璃、汽車玻璃及建筑玻璃的銷售收入在2020年均有所增長,其中浮法玻璃產品銷售收入為117.95億港元,占信義玻璃總銷售收入的63.4%。
信義玻璃年報顯示,該公司產品銷售的整體毛利率由2019年的36.2%增加至41.7%,主要是由于浮法玻璃產品的平均售價增加所致。
高端玻璃“代言人”中國南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玻集團)浮法玻璃業務凈利潤增長幅度更高。2020年度,該集團浮法玻璃業務收入較2019年同期增長5%,凈利潤則增長了76%。
南玻集團在廣東東莞、四川成都、河北廊坊、江蘇吳江、湖北咸寧等地共擁有10條技術先進的浮法玻璃原片生產線,目前年產各種高檔浮法玻璃原片約247萬噸。浮法玻璃原片產能規模靠前的旗濱集團即將邁入百億企業陣營。浮法玻璃原片產銷同比略降,但利潤同比有較高增長。報告期,該集團生產浮法玻璃原片11676萬重量箱,同比減少209萬重箱;銷售浮法玻璃原片11377萬重量箱,同比減少468萬重量箱。實現營業總收入約96.44億元,同比增長3.6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25億元,同比增長35.57%。
2020年,實際運行10條浮法玻璃生產線的中國玻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玻璃)實現收入31.59億元,同比增長33%。收入增加是由于玻璃市場行情好轉,銷量及銷售單價增加共同導致。
年報顯示,該集團2020年全年累計生產各類玻璃3544萬重量箱,較上年上漲14%,銷量3660萬重量箱,較上年上漲23%;各類玻璃產品平均銷售價為83元/重量箱,較上年上漲10%。
不過,由于計提應收款項減值損失金額增加以及來自搬遷的非經常性政府補助減少,中國玻璃2020年的凈利潤為負數。
行業股價最低的上市公司——湖北三峽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峽新材)卻迎來了公司A股上市20年來最為艱難的一年。2020年,營收25.78億元,同比下降18.98%,凈利潤卻虧損20.65億元。
該公司年報解釋,業績“爆雷”是因全資子公司“深圳恒波”受新冠肺炎疫情及“中郵系”訴訟案影響,合作銀行持續收貸,流動資金嚴重不足,部分業務延期或中止,經營持續惡化。報告期內,雖然公司本部及平板玻璃板塊子公司穩定渡過疫情期,迎來行業回暖,生產經營好于預期,環保設施平穩運行,安全生產總體良好,但受移動互聯網終端及服務板塊計提信用減值和資產減值影響,公司出現大幅虧損。
玻璃行業良好行情在延續。統計為大幅虧損的中國玻璃、三峽新材,在今年第一季度摘掉了虧損的帽子。一季報顯示,中國玻璃玻璃產品銷售額約7.93億元,較2020年第一季度上漲約73%;玻璃產品銷量約為742萬重量箱,較2020年第一季度上漲約40%。
三峽新材今年一季度也扭虧為盈:營業收入為5.4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9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034.74萬元。
遑論那些經營正常的企業了。公告顯示,南玻集團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30.1億元,同比增長73.4%;實現歸母凈利潤5.7億元,同比增長415.2%;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晶科技)一季度營收約14.70億元,同比增長46.93%;凈利潤約3.55億元,同比增長1096.91%;旗濱集團2021年一季度營業收入29.22億元,同比增長124.96%;凈利潤8.80億元,同比增長448.14%,它的2021年營收目標是——110億元。
光伏玻璃:年度“明星”
要問玻璃行業2020年最受媒體關注的話題是什么?一定是光伏玻璃的供不應求,以及由此引發的下游企業呼吁放開產能限制等新聞。
2020年,全球光伏裝機提速、雙玻組件滲透率較上年大幅提升,光伏玻璃因市場供給不足而迎來了價格高點。據行業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光伏玻璃原片漲價幅度高達70%。這其中,3.2mm光伏玻璃原片從年初20元/平方米漲價至年末34元/平方米,漲幅70%;3.2mm鍍膜均價從年初29元/平方米漲價至年末42元/平方米,漲幅達45%。這使得各大企業的光伏玻璃業務盈利水平大幅提升。那些主營業務為光伏玻璃的企業,更是迎來了喜人的豐收年。
光伏玻璃產能冠軍信義光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義光能)很早就發布了2020年報。該集團實現收益123.16億港元(合人民幣102.87億元),同比增加35.4%;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45.61億港元(約38.08億元),同比增加88.7%。
年報顯示,2020年,信義光能的收益主要來自兩個業務分部,即太陽能玻璃(光伏玻璃)銷售及太陽能發電場業務,年內收益增長主要是由太陽能玻璃分部貢獻。報告期內,該集團光伏玻璃銷售收入99.92億港元(約83.29億元),占公司總收入的81.1%,同比增加47.7%。年報顯示,光伏玻璃銷售收入增加是因為銷量增加、平均售價上升及更多薄片玻璃銷售。
在光伏玻璃方面,信義光能2020年在國內市場及海外市場分別取得55.8%及26.1%的按年收益增長。其中,海外銷售占該集團2020年光伏玻璃總銷售額的23.5%(2019年27.5%)。同樣,光伏玻璃產能排名第二的福萊特玻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萊特)營業收入也再創新高。受益于產能擴張和光伏行業蓬勃發展的影響,2020年,該集團營業收入約為人民幣62.60億元,同比增長了30.24%,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29億元,同比增長127.09%。
從業務結構來看,“光伏玻璃”是其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2020年福萊特的光伏玻璃營業收入具體數據是52.3億元,營收占比為84%,毛利率為49.4%。
這一年,南玻集團光伏玻璃業務收入較2019年同期增長20%,凈利潤增長137%。該集團擁有兩條太陽能壓延玻璃原片生產線,年產能43萬噸;12條太陽能玻璃深加工生產線,年產6000萬平方米,產品涵蓋2-4mm多種厚度深加工產品。
業務轉型后的洛陽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洛陽玻璃),2020年的營收、凈利潤數據是自1995年公司A股上市以來的最高值——營業收入30.46億元,同比增長64.2%;歸母凈利潤3.27億元,同比增長506.23%。
洛陽玻璃主營業務包括新能源玻璃(光伏玻璃)和信息顯示玻璃兩大板塊。其中,新能源玻璃去年營收達到25.59億元,同比增長66.13%,占總營收比例超過80%。該公司光伏玻璃毛利率為32.86%,相比2019年增加8.28個百分點。
他們的2021年目標是力爭實現營業收入33億元以上,即同比增長約8%以上。這一目標應該不難實現。4月29日晚間,洛陽玻璃公告稱,2021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94億元,同比增96.7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1億元,同比增4478.75%。
亞瑪頓、安彩高科等光伏玻璃企業同樣也有不俗的表現。2020年扭虧為盈的亞瑪頓,2021年一季度營收約5.77億元,同比增長96.68%;凈利潤約4608萬元,同比增長245.10%。
高利潤率、擬放開的產能限制,使得先行者在擴產,后來者要新建,光伏玻璃領域越來越熱鬧。這個2020年度的“明星”,還將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加工玻璃:業績稍弱
與浮法玻璃原片及光伏玻璃的高利潤相比,建筑加工玻璃在2020年業績表現稍弱。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房地產行業恢復緩慢,景氣度偏弱,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雖轉正,但增速放緩明顯。建筑加工玻璃行業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而開工緩慢、勞動力缺乏和運輸困難等不利因素的影響較大,下半年的壓力主要來自浮法玻璃原片及其他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同時,建筑加工玻璃行業由于生產企業分散,產能大于需求,市場競爭仍舊激烈。
在原片整體價格大幅上漲、疫情導致下游工程進度延緩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南玻集團建筑加工玻璃業務仍取得營業收入與凈利潤的雙重增長,同比收入增長9%,凈利潤增長9%。
建筑加工玻璃領域的老牌名企上海耀皮玻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耀皮玻璃)202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0.8億元,同比下降9.5%;實現歸母凈利潤1.8億元,同比下降14%。其中,建筑加工玻璃收入實現20.19億元,較上年減少4.70%,毛利率下降0.72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響,海外市場收入下降明顯;主要原材料價格先抑后揚,導致建筑加工玻璃毛利率略有下降。
主營玻璃深加工設備及深加工玻璃產品的洛陽北方玻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玻股份),202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0.7億元,同比下降2.7%;實現歸母凈利潤1363.2萬元,同比下降48.8%,降幅較去年同期擴大。
玻璃鋼化設備是北玻股份的支柱產業之一,報告期內,該類產品完成營業收入約4.5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比重42.30%。其他玻璃深加工設備報告期內合計完成營業收入8382.04萬元,占公司營業收入比重7.86%。深加工玻璃產品是北玻股份另一主導產業,報告期完成營業收入約5.07萬元,同比增加4.98%,占公司營業收入比重47.55%。
江蘇秀強玻璃工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秀強股份)主要從事以印刷、鍍膜技術為基礎的玻璃深加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2020年營業收入12.86億元,同比增長1.36%,營業利潤1.4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6.6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22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37%。
廣東金剛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剛玻璃)已連虧兩年。202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3億元,同比下降46.3%,降幅較去年同期擴大;實現歸母凈利潤-1.3億元,上年同期為-8824.1萬元,虧損幅度擴大。防火窗系列、防火玻璃系統和防爆玻璃系統等安防玻璃是其主打產品。
該公司年報解釋,因公司《2018年年度報告》被出具非標準審計報告,公司2019年可能面臨暫停上市的風險,社會輿論持續發酵,對公司聲譽和信用度造成較大影響,公司在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融資貸款時受阻。報告期內,金剛玻璃現金流緊缺。公司管理層根據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結合內部經營情況和業務布局,主動調整經營計劃,對下游訂單進行嚴格篩選。同時受疫情及國內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的影響,訂單總數及利潤率相對較高的優質訂單均有所減少。
不過該公司2021年一季度經營有所好轉。一季度營業收入為8892.54萬元,同比增長138.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7.18萬元,扭虧為盈。
汽車玻璃&電顯玻璃:表現各異
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中美經貿摩擦及國內經濟壓力加大等大背景影響,2020年一季度開工不足,二季度隨著疫情的逐步控制加上政策的推動,國內汽車市場開始復蘇,但經濟復蘇的基礎尚不牢固,市場消費信心不足,汽車行業表現偏弱。疊加海外市場出口受阻,大部分汽車玻璃加工企業的訂單也有所縮減,利潤下降。
汽車玻璃的代表企業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耀玻璃)業績也因此受到拖累。2020年度,福耀玻璃實現營業收入約199億元,同比減少5.6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6億元,同比減少10.27%。
耀皮玻璃的汽車加工玻璃2020年實現收入約11.55億元,較上年減少7.35%,毛利率增加0.15個百分點。年報也分析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響,汽車市場疲軟,公司迅速調整結構,增加特種車輛玻璃銷售,收入略有下降。
作為信義玻璃的第二大收入來源,汽車玻璃產品帶來了46.09億港元(約38.42億元人民幣)的收入,占總收入的24.8%,同比增長2.4%。
隨著國內疫情的控制以及經濟生產的恢復,加之購買汽車貸款利率下降,終端需求預計在一定程度上逐步改善。業內人士分析,整體來看,2021年汽車產銷增長的良好勢頭還將持續。乘用車有望穩步回升,而商用車在國三淘汰加速及基建投資加碼雙重動力下仍有望繼續保持增長,新能源汽車因一系列刺激政策也有望繼續實現正增長。汽車行業的趨好有利于汽車加工玻璃企業的發展。
福耀玻璃的2021年一季報顯示,一季度營收約57.06億元,同比增長36.82%;凈利潤約8.55億元,同比增長85.94%。
和汽車玻璃一樣被認為代表著行業先進技術發展方向的電子顯示玻璃,已經顯示出比較強勁的市場表現力。
南玻集團電子玻璃與顯示器件業務板塊有三家生產基地位于湖北省境內,去年上半年經營受疫情防控形勢影響較大,5月份以后生產經營方逐步恢復正常,同時公司清遠一線于4月起冷修技改,清遠二線12月底才轉入商業化運營,無法貢獻收入與凈利潤。
即使在這樣的不利情況下,憑借新產品市場開拓的順利推進及電顯板塊人員的不懈努力,南玻集團電顯板塊仍然實現了營業收入與扣非凈利潤的雙增長營業收入增長4%,扣非凈利潤增長18%,其中電子玻璃業務營業收入與扣非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1%和30%。
凱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入利潤雙創歷史新高。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50.68億元、同比增長12.16%,凈利潤1.21億元、同比增長25.15%。
該公司新型顯示業務板塊順利通過LGD、三洋、京東方等國際國內一流客戶認證并批量供貨。通過優化訂單和完善大數據平臺建設,公司智能制造水平和交付能力不斷得到提升,銷量大幅提升。(中國建材報特別報道組)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澎 湃新聞)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