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美分/蒲式耳之上繼續上漲需要更多因素配合
2020年8月以來,CBOT玉米開啟牛市行情,截至目前已連續上漲9個月,CBOT玉米價格由去年8月1日的328.5美分/蒲式耳漲至5月7日的731美分/蒲式耳,漲幅達122.53%,升至7年半最高。美國農業部4月供需報告顯示,全球2020/2021年度玉米年末庫存預估下調至2.8385億噸,3月預估為2.8767億噸,全球玉米及谷物供應緊張加劇,刺激盤面一路上行。
美國玉米國內需求保持穩定并無太大改善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玉米出口國,也是第二大大豆供應國,其大豆和玉米的種植嚴重影響著全球的正常供應。觀察近10年美國玉米平衡表,可以發現種植面積基本維持在9000萬英畝上下。2020年實際種植面積為9081.9萬英畝,而美國玉米庫存仍處在極度緊張的格局,新作面積若沒有可觀的增幅,后續緊張格局只會愈演愈烈。3月底美國農業部發布的種植意向報告顯示,美國2021年玉米種植面積預估為9114.4萬英畝,雖為2016年以來最高,但市場此前預估為9320.8萬英畝,預估值大幅低于市場預估,帶動盤面進一步沖向新的高度。
從供應端來看,土地面積增幅變得十分困難,當前不論是玉米、大豆,或是小麥、棉花,均處在近年高位區間,即便有擴種預期,能分攤到玉米上的土地面積也是十分有限的。美國農業部日前發布的季度庫存報告顯示,截至3月1日美國大豆庫存處于5年低點,而玉米庫存則觸及7年低位。唯一利多產量的預期在于,盡管大豆庫存偏緊,但有些農戶稱今年將選擇播種玉米,因為需要進行作物輪作以保持長期土壤肥沃,而且出口需求強勁及玉米乙醇前景改善也都有利于玉米種植。
從需求端來看,美國玉米國內需求基本保持穩定,沒有太大的改善,甚至因為去年原油價格大幅下挫,燃料乙醇生產也受到了一定影響。但由于美國國內養殖行業恢復較好,豬肉出口增加,對飼料消費有所上升,國內需求基本穩定在120億蒲式耳的消費量,且當前乙醇需求強勁,出口增加,也刺激了對玉米的需求。另外,由于全球糧食危機加劇,中美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疊加中國玉米庫存大幅收緊,美國玉米出口需求快速增加,帶動庫存迅速下滑。2019/2020年度美國玉米年出口量僅為17.78億蒲式耳,但隨著全球采購,尤其是中國采購的快速增加,2020/2021年度美國玉米年出口預估上調至26.75億蒲式耳,漲幅達50%。
自2016/2017作物季度美國玉米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51.48億蒲式耳后,玉米種植面積開始下調,產量連續3年呈下滑趨勢。2019/2020作物季度因種植階段天氣問題,單產下滑明顯,導致期末庫存重回20億蒲式耳以下,而庫銷比也由高位的15.67%跌至13.74%。2020/2021作物季度,盡管玉米種植面積重回9000萬英畝以上,但由于需求大幅增加,庫銷比繼續下滑至10%以下的低位區間,根據美國農業部4月給出的平衡表,2020/2021年度美國玉米庫銷比僅9.15%,在近10年僅高于2011/2012和2012/2013兩個年度,而這個庫銷比在未來還有進一步下滑的趨勢,因此對于美盤玉米給與了較強的利多支撐。
為了更好地對未來CBOT盤面的走勢做出判斷,我們用過去15年(2006年1月至今)的美國玉米結轉庫存、庫銷比,分別和CBOT玉米價格做了回歸。樣本采用了美國農業部每月公布的月度供需報告以及當月的CBOT玉米活躍合約收盤價均值,得到的結果如下圖所示:
圖中數據顯示,美國玉米結轉庫存與收盤價的擬合度約為0.45,當結轉庫存低于3500萬噸時,按照線性方程給出的結果,美國玉米收盤價約為500美分/蒲式耳。美國玉米庫銷比和收盤價的擬合情況會更好一些,為0.49,接近0.5,而當庫銷比在10%附近時,美國玉米收盤價同樣在500美分/蒲式耳附近。2021年4月,美國農業部給出的最新結轉預估為3434萬噸,庫銷比為9.15%。數據發出后,美國玉米收盤價波動區間在550—600美分/蒲式耳之間,基本符合線性預估。
通過對歷史數據跟蹤可得,當結轉庫存位于1000萬—2000萬噸之間,或結轉庫存在5%附近時,盤面價格將收于600美分/蒲式耳附近。但是隨著庫存的降低,市場價格的波動區間也在加大,最低在400美分/蒲式耳附近,最高曾突破800美分/蒲式耳,但大概率價格落在回歸方程的上方。
當前美國玉米仍處于上漲勢頭之中,且庫存仍有進一步下滑的風險,而宏觀環境、資金因素、市場情緒等,目前都在看漲氛圍中,也同樣會增加價格的波動幅度,因此上方價格有一定的想象空間,沖破800美分/蒲式耳,甚至創造更高的價格有歷史數據可依。
中國需求是美國玉米庫存下降的主要因素
>自2020年以來,隨著臨儲玉米庫存清空,中國國內玉米供應愈發緊張,除了大量小麥、稻谷替代玉米充當飼料中的能量成分外,國家也一定程度上放開了進口配額,大量的美國玉米和谷物流入國內市場。2020年之前,我國每年進口美國玉米不超過100萬噸,但從2020年3月開始,進口的步伐明顯加快。這一方面在于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簽署,中國2020年需要在2017年24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進口額基礎上再增加125億美元的采購,而2021年增量達到195億美元;另一方面在于國內確實面臨著玉米供需極度緊張的格局,對美國玉米的采購需求有所增加。
美國農業部報告顯示,2019/2020作物季度,我國共采購美國玉米225.5萬噸,而2020/2021年度截至4月29日,我國已采購2324.4萬噸美國玉米;2020年進口美國玉米累計9.6億美元,而伴隨CBOT玉米價格不斷上行。
巴西干旱天氣拉動近期美國玉米快速上漲
最近玉米價格飆升的主要原因更多是巴西玉米產量預估的下降。巴西中部的第二季玉米主產區氣候干燥,氣溫持續高于正常水平,進一步影響授粉期間的玉米產量。StoneX預計巴西玉米年度產量為10025萬噸,比4月美國農業部的預測低875萬公噸。
巴西的天氣問題嚴重影響著美國的新作玉米種植,在這種情況下,最輕微的氣候事件都可能對市場情緒產生重大影響。過去一周,美國的玉米種植率躍升了29個百分點,達到46%。這是有記錄以來最快的一周漲幅之一,比平均水平高出10%。主要玉米產區愛荷華州和明尼蘇達州的玉米種植率分別為69%和60%,遠高于平均水平,而這兩個州的平均玉米種植率分別為45%和32%。玉米出苗率為8%,接近平均水平。
玉米強勢格局暫未扭轉但上方空間料有限
在當前緊張的供需結構下,要保持供需平衡,對美國玉米的種植面積、乙醇加工量、出口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就目前來看,種植面積增加難度較大,乙醇加工也處于恢復當中,同時出口受中國需求提振同樣給予盤面很強的支撐,整體來看美玉米價格處在易漲難跌的格局。但根據歷史數據回歸得出的結論顯示,美國玉米繼續突破800美分/蒲式耳需要庫銷比有更好的配合,且目前市場價格需要中國市場的共振,若美盤價格突破800美分/蒲式耳,中國需求可能會大幅削弱,不利于玉米價格繼續上行。
整體來看,美國玉米強勢格局暫未扭轉,但上方空間同樣有限,800美分/蒲式耳之上繼續上漲需要更多因素的配合。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捎糜诖_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期貨日貨)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