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以來,市場見證了豆粕的200點的上漲行情,究其原因,美豆在過去半個月內不斷的炒作是其主因。在此期間,美豆炒作大致分為兩個階段。
一是5月7號之前,這一日期是國內許多采購美豆但未點價油廠的最后點價日。由于4月中旬以來美豆的接連上漲,在負榨利的壓力之下不少油廠并未及時點價,選擇等待美豆價格回調。根據消息,美國產業借此機會選擇拉升豆價逼倉國內,美豆現貨庫存的緊缺和拜登新能源政策也給出了做多足夠的土壤。
第二階段是5月7號至12號月度報告出臺。這一階段里由于21/22年新季美豆平衡表將要發布,市場交易轉向新季緊張的期末庫存,本季庫存也在出口和壓榨的預期增加之下更加緊張。
然而12號出爐的世界供需報告并不利多。
按照2月論壇的數據,3月意向報告8760萬英畝的種植面積會使期末庫存驟降至0.25億蒲,如此低的庫存帶給市場巨大的想象空間。
但USDA為保持1.2億蒲庫存底線,在5月報告中下調了出口數據,這使得新季大豆期末庫存落在了1.4億蒲,超過了大多數投資者的預期。報告同樣帶來利空的是本季大豆庫存,由于前期出口和內需的旺盛,市場對本季大豆庫存看低在1.17億,而實際公布的1.2億蒲同樣帶來了利空。
平衡表之外,需求端的轉弱同樣打壓了美豆走勢。
首先是出口,截至5月6日,美國2020/2021年度大豆出口凈銷售為9.43萬噸,較前一周的16.5萬噸大幅下降。而美國4月大豆壓榨量預計也不樂觀,1.7億蒲以下的預期壓榨不僅低于3月的1.78億蒲,同樣低于去年同期的1.72億。
在美豆炒作的各個要素啞火之際,國內豆粕也重新面臨現貨的壓力。
由于大豆近月的到港壓榨壓力,產業中游的貿易商和下游的飼料養殖企業看低5,6月豆粕基差,而國內油廠的負榨利也讓其無法給出較低的基差和一口價,因此5月之前豆粕成交清淡,雙方呈對峙之勢。
而5月以來美豆的上漲打破了局面,中下游不得不加快了采購節奏,防止價格進一步上行,這也為粕價帶來有力提振。
而近期美豆重新走弱,豆粕貿易也悄然轉淡,壓榨累庫壓力重新來到了油廠一邊,粕價也快速回落至4月底的低點。
對于后市粕價而言,其關鍵因素在于成本端大豆天氣炒作能否順利開展,目前種植季天氣情況良好,并不利于炒作進行。如果炒作不暢,美豆的高價格已經打開了南美豆北運窗口,豆價將逐漸面臨南美豐產壓力。而國內5月份到港壓力并未完全兌現,美豆如果不能走強,粕價亦面臨現貨的巨大壓力,走弱將是大概率事件。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信建投期貨)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