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非洲豬瘟疫情以來,受疫情、供需及政策的影響,各省生豬價格打破了原先2-3元/公斤的相對穩定價差關系,價差變化頻繁且幅度較大,最大價差可達12元/公斤,現階段維持在約5元/公斤。目前,我國各地區生豬價差變化較快,規律性不強,總體來看還是呈現出產區價格偏低、銷區價格偏高的特點。生豬期貨上市后,期貨價格只是對現貨價格的預期反映,各地、各省生豬價格與期貨價格必然會存在一定價差,這個價差受各地現貨市場供需情況影響。
“豬周期”的成因是什么?受哪些因素影響?
“豬周期”是生豬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的價格周期性波動。在價格景氣時,養殖戶為了追逐利潤,增加能繁母豬和生豬供給,造成豬價下跌,養殖戶減少供給,豬價重新上漲。豬的生產周期決定了一輪完整的豬周期歷時3-4年,同時在一年之內受節假日和氣候影響呈現出小周期波動。
豬周期的本質是供需關系。
一是豬肉消費需求受居民收入水平、人口增長和消費結構決定,短期受季節性飲食習慣、流行疫病、食品安全和消費替代效應等影響;二是豬肉供給端主要受養殖利潤、政策變化、疫情疫病等因素影響,其中疫情疫病等突發因素具有隨機性,不可預測,是“豬周期”劇烈波動的重要原因。我國以散戶養殖為主體的環境也放大了價格的波動性。
生豬是民生敏感品種,期貨投機是否會造成生豬現貨價格暴漲暴跌?交易所如何防范逼倉等投機行為?
不論從行業本身,還是期貨交易、交割相關制度上看,投機客戶都很難在期貨市場上進行炒作和操縱。首先,生豬無法儲存,買方接到貨后必須及時處理,期貨投機買方必須尋找專業的貿易商、屠宰場才能解決車輛、檢疫等提貨中的專業問題。其次,生豬期貨每手16噸,約50萬元,合約價值量較大,保證金較高,參與者主要為產業客戶及投資機構,相對散戶投資更為謹慎和理性。在風控方面,上市初期為防控風險,大連商品交易所執行較高的交易保證金和手續費標準,炒作和逼倉成本很高,并實施較嚴格的持倉限額和交易限額,以降低市場熱度。最后,生豬期貨上市以后,交割制度方面允許賣方多次、連續交割。大商所還將持續在我國生豬主產區增設交割倉庫,進一步提高生豬交割能力和效率,有效防范逼倉風險。
我國一年生豬產量為多少,主要生產省份有哪些?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我國生豬出欄54419萬頭。出欄量最多的省份為四川,其次為湖南、河南、湖北、廣東、江西等省。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農民日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