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闡述
5月14日下午盤后有消息稱5月12日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對部分成本油征收進口環節消費稅的公告》,公告中就對稅號為27150000且440攝氏度以下時蒸餾出的礦物油以體積大于5%的進口產品按1.2元/升的單位稅額征收進口環節消費稅。該稅則號對應的產品在瀝青產業內被稱為稀釋瀝青。
稀釋瀝青是近兩年國內地煉廠的主要生產原料,按照稀釋瀝青的密度來測算,《公告》中規定征收的消費稅折算成以噸為單位,計算公式為1.2*1000/0.94=1276元/噸。意味著國內地煉廠加工成本將大幅提高。
對瀝青的影響演繹
直接提升煉廠加工成本
通過以上簡單測算,可以直觀看出,《公告》在6月12日實施之后,將直接提升煉廠的加工成本。
我們先來看看稀釋瀝青在國內的原料重要性,要從馬瑞油原料說起。在美國制裁委瑞內拉之前,因其產量大且收率高,馬瑞油是國內煉廠的主要原料。我們在《美國制裁俄油子公司對瀝青的影響》提到,國內使用馬瑞原油生產瀝青的工廠主要是中石油以及地煉,兩者的瀝青產量占比總計達到61%。2018年下半年,因美國制裁委瑞內拉,上游地煉廠的部分原料采購轉為科威特、冷湖等區域的原油,截至2019年中,中石化以及地煉廠的馬瑞原油用量占比下降約30%左右。按照兩大使用馬瑞原油的煉廠瀝青產量占比計算,馬瑞原油對瀝青的產量影響近20%。2020年美國進一步加大了對委瑞內拉的制裁,造成國內馬瑞油進口量停滯,與此同時,國內稀釋瀝青進口量4月份開始大幅攀升,這主要是一季度國內煉廠生產高利潤的驅使以及其作為馬瑞油的替代品。
目前國內使用稀釋瀝青的主要是地煉廠。地煉廠的加工產量在國內的占比也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從2020年的分所屬產量數據來看,地煉廠年產1491萬噸,占當年產量的45%。而2020年國內稀釋瀝青進口量為1650萬噸,全部用于生產瀝青的話,按照60%的收率,產量達990萬噸,占地煉廠全年生產的66%,因此,簡單推算,稀釋瀝青對于國內總產量的影響占比達到29.7%。意味著后期國內三分之一的瀝青加工成本將被大幅提升。
對后期瀝青產量的影響
從當前的煉廠生產利潤來看,目前處于盈虧平衡附近,稀釋瀝青征收消費稅之后,將大幅提升瀝青生產成本,導致煉廠虧損幅度加大,不利于后期瀝青產量的釋放。簡單測算,按照5月14日的價格,征稅之后的煉廠盈虧平衡點預計下移到43美元/桶附近。
從節奏上來看,因該《公告》正式實施的日期在6月12日,在一個月的緩沖期間或將促使地煉廠大幅增加原料的進口量,對于近月合約的影響偏利空,而更多的利好遠月合約。
馬瑞原料來源切斷,配額趨緊
這一征稅舉措相當于切斷了馬瑞油原料的來源,跟以往的制裁或還有本質的區別,之前的制裁還可以通過從馬來西亞轉口進口到國內的方式來獲得,因此,盡管美國制裁委內瑞拉多年,但國內原料基本沒有實質性短缺過。后期,國內煉廠將通過其他原料來進行替代。按照信息,后期國內煉廠可以采購重質原油作為替代,哥倫比亞的卡斯蒂利亞和巴西的榮卡多等,屬于收率較高的油種。但替換品種不多,且需要時間,因此,短期仍將面臨原料短缺的問題,而原油配額也因此逐步趨緊,后期價格或被提升。
瀝青后期觀點
因瀝青生產利潤轉為虧損,估值角度來看,瀝青價格仍處于合理略偏低的區間。
目前的供應情況來看,因國內煉廠產量較大,國內前四個月的產量仍較高,而下游需求尚未恢復,帶來國內煉廠及社會庫存均處于較高水平?,F實供需偏弱,而預期供需有望改善。稀釋瀝青征稅后將加劇煉廠的生產利潤虧損幅度,6月中旬之后,瀝青產量或有階段性減量,供應端減少預期增強,需求則在南方雨季結束之后迎來旺季。我們認為,庫存有望高位回落,建議把握階段性的買入機會。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捎糜诖_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華泰期貨,作者:陳莉)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