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對稀釋瀝青在進口環節征收消費稅。此政策一出,將抬升瀝青的進口成本,進而倒逼部分地煉選擇其他替代原料,重油需求以及原油進口配額需求將相應增加,并間接抬高瀝青生產成本,但在情緒釋放后,市場或逐步回歸理性。當前瀝青現貨端整體低迷,下游對上游漲價難以消化,瀝青價格整體沖高回落的概率較大。
生產成本將抬升
上周五,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發布公告,自2021年6月12日起,對稀釋瀝青按1.2元/升的單位稅額征收進口環節消費稅。稀釋瀝青是國內部分地煉生產瀝青的主要原料,在過去幾年美國對委內瑞加大制裁導致馬瑞油對國內的出口銳減,但部分馬瑞油以稀釋瀝青的名義通過馬來西亞出口至我國。名義上,國內地煉馬瑞油加工量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銳減,而稀釋瀝青進口量在2020年大幅增長,并作為國內地煉瀝青加工原料的重要補充。
2020年國內稀釋瀝青進口量為1650萬噸,據估算,按照50%—60%的瀝青收率計算,1650萬噸的稀釋瀝青可以產出825萬—990萬噸的瀝青,占2020年全國瀝青產量3260萬噸的25%—30%,但實際上稀釋瀝青進口不可能全部用于瀝青生產。
上述政策的出臺,將使瀝青原料進口成本增加,進而抬升瀝青的生產成本,但具體能抬升多少,市場看法不一。機構觀點認為,抬升幅度大概集中在100—500元/噸不等。具體影響有多大暫時無法給出定論,還要看后期政策的實施情況。
瀝青替代原料豐富
消費稅政策落地后,國內煉廠進口稀釋瀝青將視同燃料油征收1.2元/升的消費稅,也就是說,進口稀釋瀝青消費稅一項將增加大約1200元/噸的理論成本。消費稅政策實施后,若煉廠繼續使用稀釋瀝青作為瀝青的生產原料,則性價比較低,在此背景下,煉廠更可能轉向使用其他替代原料,如冷湖、卡斯蒂拉等重質原油,但地煉原油進口配額有限,稀釋瀝青消費稅政策實施后將增加地煉對原油進口配額的需求,進而抬升原油進口配額成本。
因此,稀釋瀝青消費稅政策實施后,國內稀釋瀝青進口量將大幅萎縮,對地煉來說,更大可能是去增加其他重質油種的加工,相應地,原油加工需求以及配額需求將增加,并將抬升配額費,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抬高瀝青的生產成本。
四因素看未來走向
稀釋瀝青消費稅政策落地后,無論從稀釋瀝青的進口成本角度,還是從地煉進口配額需求增加的角度考慮,均會增加瀝青的生產成本,短期內將支撐瀝青價格上漲,但后續影響仍需要理性看待。
一是在稀釋瀝青消費稅政策實施后,地煉會積極尋找其他替代原料,這會增加地煉原油進口配額需求,推升配額費,而相對進口稀釋瀝青來說,原油進口配額費用增加相對有限;二是當前瀝青供需面表現低迷,南方等地持續降雨影響道路施工以及瀝青需求釋放,預計8月中下旬之前,瀝青需求難有起色,瀝青煉廠及社會庫存仍會處于累積周期。在此背景下,下游市場可能很難消化瀝青價格的大幅上漲,進而導致煉廠庫存增長并抑制煉廠調價;三是當前原油價格維持高位,但現階段不具備進一步上行的驅動力,整體高位振蕩格局下,對瀝青的成本支撐相對有限;四是從交割邏輯看,5月以來,瀝青2106合約近期在盤面虛實比較高的情況下,整體表現出易漲難跌狀態。但近兩周瀝青廠庫存有所增加,同時盤面大漲后賣交割性價比明顯提高,而2106合約持倉也在逐步減少,盤面虛實比整體在下降,交割邏輯演繹或進入尾聲。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