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廣東全省將基本形成干支銜接、江海聯通的內河航道網絡。初步構建集約高效、功能協同的內河港口體系,基本解決內河重要港區通達干線公路“最后一公里”問題,力爭智慧航道整體服務水平走在全國前列。內河航運在綜合交通運輸中的比較優勢進一步凸顯,服務區域經濟及產業發展的保障能力顯著增強......
為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快推進運輸結構調整,系統謀劃內河航運與綜合交通、產業布局協調發展,補齊內河航運發展基礎設施短板,推進我省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為我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撐,經省推進水運與鐵路貨運高質量發展總指揮部同意,省交通運輸廳印發《廣東推進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下稱《方案》)。
為保障目標實現,《方案》明確了近期6大方面16項重點工作任務和各地各部門職責分工,充分發揮各地市政府主體責任交通、發改、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財政等省有關部門協同配合,共同推進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
NO.1編制內河航運發展相關規劃
結合產業發展要求和城市功能定位,深入研究航道、港口、鐵路等貨運體系規劃布局,充分發揮內河航運發展相關規劃的引導作用。
加強港口規劃與國民經濟發展、國土空間、環境保護、水利等規劃銜接,科學合理規劃港口岸線和陸域資源,滿足物流和臨港工業發展要求。
NO.2加快內河航運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以千噸級航道為骨干,加快北江、東江等內河航道建設,進一步加密完善珠江三角洲高等級航道網,積極推動旅游航道發展。2021至2022年,推進北江(烏石至三水河口)航道擴能升級工程、崖門出海航道二期工程和智慧航道項目等7個內河航道項目建設。
二是加快內河港口碼頭建設。積極推進內河港口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港區和客運碼頭的建設。加快佛山高明高荷碼頭工程、韶關港烏石綜合交通樞紐一期工程、云浮港都騎通用碼頭二期工程等33個項目建設,新增貨物年通過能力約3000萬噸,其中集裝箱約100萬標準箱。
三是加快集疏運體系建設。補齊內河港口疏港公路等級低的短板,重點解決內河碼頭通達干線公路“最后一公里”問題,加快建設佛山港、肇慶港等重要港區的13個疏港公路項目,實現重要港區疏港公路均達到二級公路標準。
NO.3積極推進內河港航資源整合和結構優化
一是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運作”的原則,支持港航龍頭企業以協議受讓、合資建設等方式開展多元化的港航資源整合,打造內河港航龍頭企業和行業標桿。鼓勵地市政府通過市場化運作引入戰略投資者,做大做強地方港航企業。
二是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鐵水聯運,加快東莞中外運石龍公鐵水多式聯運等具備鐵水聯運條件的項目建設。加快發展江海聯運,加密“穿梭巴士”“華南快線”“西江駁船快線”等連接珠三角海港與內河港口的駁船航線,支持內河商品汽車滾裝業務發展。
三是提升內河水上客運水平。加大對全省客運港航企業的扶持力度,加快內河客運船舶升級改造,建立全省水上公共交通平臺,推動水上客運與旅游、文化、城市的融合發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
四是加快內河老舊碼頭清理整頓工作。對環保、安全、防洪不達標的老舊碼頭有計劃實施關停并轉,積極推動現有老舊碼頭開展升級改造工作。
NO.4優化內河航運營商環境
一是推進航運業“放管服”工作。推廣水路運輸業務“容缺受理”和“承諾制”辦理《船舶營業運輸證》。加強船舶長期異地經營監管,打擊國內水路運輸“掛靠”經營和船舶管理公司“代而不管”行為,規范內河航運市場秩序。
二是打造內河水運安全生產環境。強化事前事中安全監管,持續加強重點水域、重點港口、重點時段安全監管。建立健全內河航運應急救援指揮體系,升級完善各級水路交通應急指揮系統,對“四類”重點船舶和重點水域、重點航道實施有效監控。
三是推進船舶標準化專業化發展。持續推進船型標準化工作,引導現有各類非標、低標船舶逐步退出航運市場,統一過閘船舶標準,提高內河運輸效率。大力發展集裝箱、罐裝水泥等專業化運輸船舶,推進西江航運干線集裝箱班輪化運輸。
NO.5大力推進智慧水運建設
一是加快推進智慧航道建設。推動航道管理養護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為船舶提供高效過閘、水運信息等高質量服務。結合“數字政府”改革,推進港航政務服務系統遷移上云,助力內河航運安全高效有序運行。
二是推進北江船閘運行統一管理。2021年年底前實現北江船閘聯合調度系統正式投入運行,推進多級多線船閘聯合調度管理“四個統一”(統一報到、統一調度、統一信息發布、統一監管),推動航道與船閘信息共享、協調聯動,有效提升北江航道通行效率。
NO.6高質量推進水運綠色發展
一是推廣內河LNG等清潔能源應用。指導各有關地市將LNG加注站配套碼頭選址納入港口規劃,選擇已規劃的支持保障系統或危化品港口岸線進行建設。推進內河船舶清潔動力應用,引導新建船舶使用清潔動力,開展現有船舶清潔動力改造,加快內河航運燃料使用LNG步伐。
二是全面推動內河船舶靠港使用岸電。積極推進內河船舶受電設施改造,全面推動內河船舶靠港使用岸電。2021年年底前珠三角地區具備岸電使用條件的船舶靠港岸電使用率達100%,2022年全省內河具備岸電使用條件的船舶靠港岸電使用率達100%。
三是進一步加強內河船舶水污染防治。在東江優先考慮使用LNG船舶等清潔能源動力船舶,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保障供水安全。全面推進船舶污染物碼頭接收設施建設,2021年內實現河碼頭船舶污染物接收設施能力覆蓋率達50%,2022年覆蓋率達100%。加強船舶水污染物的信息化監管,推行全省船舶水污染物電子聯單。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九派新聞)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