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主產區新麥自南向北陸續收獲上市,因不利天氣影響,上市新麥質量較差,但收購價格明顯高于上年同期,市場主體心理價格預期較高,新麥質量不佳提振陳麥市場行情。建議小麥經營主體充分做好產區新麥產情調研,全面把握小麥市場形勢,根據自身特點制定適應市場形勢的經營策略。
陳麥市場價格偏強運行 5月17日,湖北省級儲備競價采購2021年產國標三等小麥1.1萬噸,底價2540~2560元/噸,均未成交。受江蘇大中農場集團有限公司委托,5月18日,南方小麥交易市場競價銷售3200噸2020年大中農場產“揚麥23”,起拍價2500元/噸(車船板價),成交價2625元/噸。5月18日,中儲糧山東分公司競價銷售2016年至2020年小麥15.011萬噸,全部成交,飼料加工企業參與度較高,其中青島地區底價2550元/噸,最高溢價50元/噸;棗莊地區底價2620元/噸,最高溢價30元/噸;濰坊地區底價2640元/噸,最高溢價20元/噸。5月20日,上海市浦東新區儲備糧計劃銷售2017年江蘇產三等混合麥3000噸,全部成交,成交價2570元/噸。5月20日,廣東華南糧食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銷售2019年入庫白麥4107噸,底價2680元/噸(散裝,倉庫車板交貨),成交價2730元/噸。
據市場監測,截至5月中下旬,江蘇淮安盱眙地區高筋陳麥凈糧進廠價2600元/噸,安徽亳州渦陽地區一等陳白麥凈糧進廠價2560元/噸;質優陳麥凈糧進廠價:河南濮陽地區2640元/噸,河北邢臺沙河地區2600元/噸,山東泰安肥城地區2560元/噸。
面粉企業產品“粉弱麩強”
近期,國內面粉市場走貨仍較緩慢,需求持續疲軟導致面粉企業開工率處于低位,下游產品呈現“粉弱麩強”格局。受小麥采購成本提高影響,面粉加工企業效益不佳。隨著國內氣溫升高,麩皮保管條件下降,面粉企業多隨產隨銷,開工率偏低制約其產出量。
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4月份,國內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增長1.1%,連續19個月增長,同比增長23%,相當于2017年末的97.6%;目前國內生豬存欄量一直保持在4.16億頭以上,已經基本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據樣本企業數據測算,2021年1月至4月,全國飼料總產量8846萬噸,同比增長20.1%。其中,豬飼料產量4117萬噸,同比增長74.2%。當前,國內小麥與玉米之間的價差仍處于高位,飼料加工企業小麥使用力度較大。
市場監測,截至5月中下旬,遼寧錦州港15%水分2020年產玉米平艙價2870~2880元/噸,廣東蛇口港15%水分玉米主流成交價2970~2990元/噸;面粉企業麩皮出廠價:江蘇淮安淮陰地區2260元/噸,安徽亳州渦陽地區2300元/噸,河南周口淮陽地區2280元/噸,河北衡水冀州地區2260元/噸,山東濰坊高密地區2280元/噸。
高價囤糧市場風險較大
國內主產區部分地區新麥質量堪憂,引發市場主體加大陳小麥市場采購力度,國家臨儲小麥暫停投放市場,一定程度上降低流通市場糧源供給力度。國家臨儲小麥雖自5月中旬暫停投放市場,但國家會加大市場監控力度,根據麥價走勢調整國家臨儲小麥投放政策,國家臨儲小麥采購成本仍可作為麥市貿易的價格“風向標”。
5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保持經濟平穩運行。會議強調,加強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排查異常交易和惡意炒作,依法嚴查哄抬價格特別是囤積居奇等。
由于今年國內主產區空倉容較為充裕,加之與其他農產品相比,小麥處于價值洼地,這使得多方市場主體入市采購新麥意愿較強,租倉囤糧待漲心態較強,儲備糧輪入、飼料加工企業采購小麥替代玉米,以及各類型糧食貿易商囤糧待漲,將階段性放大市場采購需求,而農戶惜售將制約流通市場新麥供給量,這將助推主產區新麥收購價高開,新麥收購周期將明顯拉長,市場購銷將處于拉鋸狀態。
考慮到國內麥市供需格局以及政策主基調,麥價大幅上漲面臨的政策調控壓力較大。建議小麥經營主體保持理智和謹慎心態,高價囤糧后期面臨的市場風險較大,密切關注主產區新麥品質情況以及收獲上市進度。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糧油市場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