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這句話正在照進現實。2020年,5GtoB商用起航,我國已有5000多個商用創新項目正在實施落地,全球已有煤礦、鋼鐵、港口、制造等20多個行業已經部署5G示范應用;2021年,5GtoB商用正全面鋪開,為行業數字化轉型創造無限可能。
美國的鋼鐵大王卡內基曾經這樣說過:“每一塊鋼鐵里,都隱藏著一個國家興衰的秘密。”英國、美國、日本這些國家都曾經成為世界第一產鋼大國,1996年,我國鋼產量首次突破1億噸,躍居世界第一位,在2020年,我國鋼產量占世界鋼產量的57%。
在走過規模化發展階段后,近年來我國鋼鐵工業開始加快數字化轉型的腳步,實現由大到強、由粗到精轉變:一方面,我國鋼鐵工業正在積極探索實現綠色發展和循環發展;另一方面,我國鋼鐵工業也在加快數字技術應用,邁向智能制造。
從“制造”向“智造”轉型過程中,鋼鐵企業發現,連接是工廠數字化的前提,也是實現全要素各環節深度互聯的關鍵,要解決這一瓶頸問題,5G技術的應用勢在必行。在日前舉辦的第二十屆冶金工業展上,華為5G產品線鋼鐵行業總監彭俊表示,具備大上行、低時延、高可靠等特點的5G技術,可全面助力鋼鐵行業提質、降本、增效。
隨著越來越多的鋼鐵企業步入數字化轉型“深水區”,以5G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正在逐漸融入到鋼鐵企業應用場景中,成為推動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作為數字化轉型領域的領導者,華為基于自身在鋼鐵行業的深入實踐,也在攜手鋼鐵智能制造領域的“懂行人”,為鋼鐵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支持與服務,助力鋼鐵企業邁向智能制造、綠色低碳的新時代。
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5G如何賦能鋼鐵行業?
作為傳統制造業代表,近年來鋼鐵行業一直在持續推動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尤其在我國鋼鐵行業提前兩年完成“十三五”鋼鐵行業去產能1.5億噸目標的情況下,鋼鐵行業正在從增量競爭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借助數字技術應用,實現安全、高效和敏捷已經成為鋼鐵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今年年初,“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石化、鋼鐵、有色、建材等原材料產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這對于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來說,無疑是一個全新開始。
在諸多數字技術應用中,構建基于5G的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是鋼鐵企業進入數字化轉型深水區的關鍵一環。鋼鐵行業的5G升級,主要有三大核心驅動力:安全驅動、效率驅動和數據驅動。
眾所周知,鋼鐵行業的生產制造環境較為惡劣,高溫和噪音等讓一線員工成本高、招工難問題日益突出;如今通過5G視頻回傳、AR等技術讓遠程集中控制成為可能,一線員工也可以從惡劣環境轉入更舒適的室內環境。
此外,在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中,信息孤島的打通一直都是一大難題,其中數據量大、數據實時性高更是瓶頸所在。5G的應用,不僅能實現遠程操控,支持高清視頻等大數據量的實時回傳,還可以大大提升生產效率,并為數據驅動生產經營提供基礎支撐。
事實上,不止鋼鐵行業如此,通過全系統、全流程、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泛在聯接,5G已經成為加速推動煤礦、港口、制造等各個行業發展的新動能,催生出更多的新型服務和垂直行業應用,并帶來更多的行業合作與創新,為行業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注入新動能。
積極擁抱5G浪潮,鋼鐵企業為數字化轉型加碼
進入2021年,隨著5GtoB規模化商用,5G技術正在與越來越多的行業應用場景產生交集。為了進一步推動5G應用發展,日前,工信部起草編制的《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顯示,到2023年,大型工業企業的5G應用滲透率超過35%,電力、采礦等領域5G應用實現規模化復制推廣……
這也就意味著,在鋼鐵行業,5G技術將加速與行業應用場景融合,成為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尤其在鋼鐵行業從“制造”向“智造”轉型過程中,以5G為代表的新技術,是實現基礎自動化和裝備的全連接、現場作業無人化、過程控制自動化等的前提。
比如,中國寶武通過攜手華為和中國聯通,已經實現了遠程一鍵煉鋼和AR設備檢修的5G應用;在寶山基地,攜手中國電信和華為,通過5G網絡+重載AGV運輸車實現24小時全自動作業,大大提升生產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和安全風險。
而在河鋼集團,早在2019年集團就與華為和中國移動就聯手打造鋼鐵行業“5G+智能制造”標桿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通過成立“5G+智能制造聯合實驗室”,推動實現“5G+智慧工業園區、5G+智慧工業港口、5G+智能工業制造”三個領域的技術突破。
在華菱湘鋼推進智慧湘鋼建設中,為了打破信息孤島,為智慧鋼廠建設構建互聯互通的底座,2019年華菱湘鋼就聯合中國移動和華為啟動了5G智慧工廠項目,陸續實現了5G自動化天車、加渣機器人、高密集視頻監控、AR遠程裝配、AI鋼板質檢等多個5G智慧鋼鐵應用。
除此之外,柳鋼、首鋼等多個大型鋼鐵行業企業都已經與華為公司達成合作,以共同探尋5G技術在鋼鐵行業的創新應用。不僅如此,這些鋼鐵企業在與華為合作過程中,也在逐步打造5G和智能制造示范項目,為進一步推動5G從生產輔助場景應用向主工序場景應用發展,推動5G在鋼鐵行業的規模化應用開展有益探索。
攜手懂行人,為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夯實底座
如今,5G對于鋼鐵行業而言,早已不再是提供大上行、低時延、高可靠的基礎網絡,而是開始連接起生產環境、物料、物流資源、生產設備、系統、人,成為新商業、新生態、新機遇的代表。
在第二十屆冶金工業展上,彭俊表示,華為針對鋼鐵行業不同應用場景的差異化需求,已經推出了面向未來的“1+N”5G目標網,“1”是指的是1張普遍覆蓋的寬管道基礎網,“N維”是指的多個維度的能力,主要包括低時延、感知、高可靠、大上行、V2X、高精度定位等,從而可以更好地實現5GtoB的按需部署。
在此基礎上,華為推出的5G全聯接工廠解決方案,包含5G智慧天車、5G智能機器人、5G AR應用和5G數據采集與預測性維護等智能化場景,可以幫助鋼鐵企業實現遠程化,無人化,改善工作環境,降本增效。其中,5G數據采集與預測性維護可以進行早期故障預測、提供診斷建議,并評估設備健康狀況,避免設備意外宕機導致的停產、設備隱形故障導致的質量問題。
如今,鋼鐵企業生產網絡正在向全聯接、控制全集中、維護全智能發展,順應這一趨勢,華為打造的鋼鐵行業網絡解決方案,可以以確定性IP技術,滿足工業控制網絡對于長距傳輸場景的實時性需求,形成可靠、智能、安全的工業互聯網絡,進而滿足未來IP智聯萬物的智能化需求。
隨著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華為與鋼鐵企業之間的合作也逐漸深入到企業運轉的全流程;為此,華為通過攜手行業“懂行人”推出了包括生產集控、產品質檢、預測性維護、能源管控、智慧物流、智慧園區等一系列鋼鐵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以滿足鋼鐵生產流程場景中智慧化升級的需求。
今年年初,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宣布吸收華為公司等7家單位為鋼協團體會員,共同推動鋼鐵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一方面借助華為的技術優勢,打造一批數字技術與應用場景融合的試點示范;另一方面則通過組建華為等企業參與的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組,推進形成一批可復制的技術標準化,加速智能制造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其中,湘鋼聯合中國移動、華為申報的遠控天車標準和預測性維護標準已經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智能制造團體標準項目中立項成功。
如今,對于逐漸步入數字化轉型“深水區”的鋼鐵行業而言,5GtoB的規模化商用才剛剛開始;而作為鋼鐵行業轉型升級中不可缺少的基礎設施,5G正在加速與鋼鐵企業業務場景融合。在此過程中,華為憑借在基礎網絡、專業服務、能力開放、云邊協同等場景的綜合能力,不僅將推動5G在鋼鐵行業中的落地,還將幫助更多垂直行業通過5G應用創造新的價值。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騰訊新聞)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