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方麥區夏收全面鋪開,主產區新麥產量和質量情況進一步明朗。雖然多元市場主體入市收購積極性高,但整體收購行為也相對理性。目前主產區新小麥收購價為1.20~1.27元/斤,市場主流價格已基本形成。
新麥主流價格基本形成
隨著主產區部分地區新麥上市量增多,市場收購主體也不斷增加,小麥價格在經歷前期的快漲快落之后,市場預期逐步趨于穩定,主產區新小麥市場主流收購價格基本形成。當前,南部麥區質優小麥主流收購價為1.20~1.25元/斤,北部麥區在1.23~1.27元/斤之間。
目前,山東、河北新產普麥糧點收購價為1.21~1.24元/斤,糧庫收購價1.22~1.25元/斤,面粉企業收購價1.26~1.28元/斤。河南、安徽、江蘇新麥收購價1.16~1.23元/斤,糧庫收購價1.23~1.25元/斤,制粉企業收購價1.24~1.26元/斤。
今年湖北小麥收獲因受災較重、質量欠佳,外流速度減慢,跨省流入增加,當前本地小麥收購價1.15~1.21元/斤,部分企業收購河南小麥價格為1.25元/斤左右。
近期,主產區一些大型制粉企業陸續掛牌收購優質小麥,河北邯鄲大名五得利“新麥26”和“師欒02-1”收購價為1.37元/斤,“鄭麥366”“鄭麥369”收購價為1.335元/斤;河南志情面業“新麥26”收購價為1.30元/斤,山東發達面粉“新麥26”收購價為1.40元/斤。
市場反映,往年優普小麥收購差價在0.10元/斤左右,今年的差價不是很明顯,有的企業二類優質小麥每斤僅比普麥高出0.04~0.05元,即使一類小麥也很難達到0.10元的差價。
從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獲悉,截至6月5日,主產區累計收購冬小麥215萬噸,同比減少124.9萬噸,新麥收購進度緩慢。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天氣影響,今年主產區小麥收獲較往年偏晚一周左右;另一方面是農戶惜售心理強,小麥價格高企,加之品質復雜,市場風險大,建倉普遍較謹慎。
有關機構調研提出,產區小麥收購價格在1.20~1.25元/斤屬于無風險區間,1.25~1.30元/斤屬于低風險區間,超過1.30元/斤則有較大風險。
新陳小麥接軌速度加快
新麥上市初期,受異常天氣影響,今年南方部分地區小麥質量受損,市場對新小麥產情的擔憂情緒加重,一些廠家將目光投向陳麥,由于政策性小麥暫時停拍,導致陳小麥價格接連上漲。但好景不長,隨著新小麥上市量增加,市場陳麥性價比優勢下降,部分企業開始順勢下調陳麥價格。
進入6月中旬,河北石家莊、河南鄭州、江蘇徐州、安徽宿州、山東德州普通小麥進廠價分別為2530元/噸、2460元/噸、2520元/噸、2490元/噸、2520元/噸,較上旬初下降50~100元/噸。
6月8日,北京國家糧食交易中心舉辦大興區區級儲備小麥競價銷售,投放2016年產硬質白麥5000噸,全部成交,最高價2560元/噸,最低價2550元/噸,平均價2558元/噸。
據了解,目前華北地區面粉企業陳麥到廠價為1.24~1.30元/斤,新麥1.24~1.28元/斤,新陳麥價差不大。隨著后期新麥大規模收獲,加之質優小麥大批量上市,新陳小麥價格將會逐步實現對接。市場反映,近期河南、安徽、陜西等省份面粉企業已逐步實行新陳小麥同價收購。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指出,受新糧上市影響,雖然陳麥價格走勢將趨弱運行,但由于新小麥有一定時間的后熟期,暫時還不能大批量投入加工,制粉企業對陳麥仍有一定需求,加之陳麥市場存量有限,陳麥價格也很難出現大幅下跌。
儲備輪入引領階段市場
隨著新季小麥收獲范圍擴大,近期各地方儲備庫輪換收購可謂緊鑼密鼓。6月7日,中儲糧北京分公司順義直屬庫和三河直屬庫購銷小麥23394噸,全部底價成交,采購和銷售底價均為2640元/噸,合同非常明確,貿易商在2640元/噸完成2021年小麥供應任務的同時,必須以相同的價格完成相同數量2016年小麥的銷售;中儲糧云南分公司競價采購2021年二等新小麥17170噸,全部成交,成交價格為2825~2845元/噸,采購底價為昆明2850元/噸、曲靖2840元/噸。6月8日,天津市市級儲備競價采購2021年產硬質白麥14050噸,成交12050噸,成交增均價2593.23元/噸;6月9日競價采購硬質白麥2697噸,成交價2560元/噸,全部成交。6月11日,江蘇糧油商品交易市場及其分場計劃招標采購2021年地方儲備新小麥44800噸,成交13200噸,成交價格為2600元/噸;南方小麥交易市場計劃招標采購2021年地方儲備新產小麥34490噸,成交3000噸,成交價格為2650元/噸。
據了解,今年各級儲備輪入采購不僅動手較早、收購積極,而且給出的價格也較高,4月份以來,中儲糧就頻頻發布2021年新小麥競價采購交易會。另外,今年地方糧庫空庫量較大,地方增儲數量也較多,政策性輪入剛性需求較強,各級儲備糧輪換采購或將成為新麥階段性行情的風向標。
飼用帶動效應或低于預期
去年下半年以來,由于玉米價格處于較高位置,玉米、小麥之間的價差較大,飼用替代優勢明顯,玉米與小麥價格的聯動性增強,市場普遍認為,今年小麥飼用消費將繼續增加,但市場的發展并非如此,隨著進口及其替代糧源大增,玉米市場供需缺口縮小,想復制去年持續大漲行情的可能性較小,玉米對小麥價格的帶動效應或低于預期。
新麥上市以來,高開高走的新麥價格、不斷下行的生豬出欄價格及豬肉零售價格受到市場關注。初步匡算,按照當前的玉米、豆粕、小麥價格分析,無論是生豬小養殖戶,還是大型養殖企業,養殖利潤肯定是負的,這等于是抽掉了玉米、豆粕、小麥再次爬高的“梯子”。玉米與生豬價格不給力,從基本面上抑制小麥價格進一步走高。
近期國家政策層面對小麥市場的監管力度不斷強。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派出聯合調研組,赴河南開展小麥實地調研,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捏造散布漲價信息等行為。業內人士指出,下有最低收購價“固底”,上有嚴懲哄抬麥價“壓頂”,基本上為新季小麥收購框定了運行方向。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糧油市場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