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廣東省能源局在答復政協代表《關于推進我省智慧能源規劃及應用,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的提案》時指出,廣東省積極促進新型儲能發展,已建成儲能項目30個合計361.3MW/333MWh。
儲能項目建設及示范應用方面,加快推進電源側火電聯合儲能項目建設,推動“可再生能源+儲能”發電系統建設,有序推進電網側儲能建設,推進珠三角及沿海強風區堅強局部電網儲能建設,穩步推進獨立儲能調頻項目,鼓勵在城市商業區、居民區建設分布式儲能系統。
廣東省能源局關于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第20210412號提案答復的函
粵能政案函〔2021〕16號(A)類
民盟廣東省委會:
您(你們)提出的《關于推進我省智慧能源規劃及應用,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的提案》(第20210412號)收悉。經綜合省科技廳、財政廳、自然資源廳等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大力推動智慧能源發展應用
(一)積極推動智慧能源示范項目建設。
近年來,我省在大力推動智能電網、多能協同、分布式能源、微電網等領域發展的基礎上,積極推動智慧能源示范項目建設。其中:廣州面向特大城市電網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廣州市能源管理與輔助決策平臺示范項目、珠海城市-園區雙級“互聯網+”智慧能源示范項目列為全國首批“互聯網+”智慧能源示范項目,廣州供電局南沙高可靠性智能低碳微電網、珠海萬山群島微電網項目列為國家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上述項目均已建成投產,為后續進一步推廣應用積累了有益經驗。我省還積極促進新型儲能發展,已建成儲能項目30個合計361.3MW/333MWh,其中佛山順德德勝電廠和科陸-華潤電力(海豐小漠電廠)2個儲能輔助調頻項目列入國家首批科技創新試點示范項目,擬作為發電側儲能示范項目總結推廣經驗。
(二)加大科學研究和技術示范。
我省近年來加大力度開展智慧能源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技術示范,一是2018-2020年組織實施三輪“新能源汽車”重大科技專項,匯聚國內高端創新資源,圍繞動力電池及管理、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等開展技術攻關,加速推進新材料、新器件、新裝備的產業化,實現關鍵零部件及系統集成工藝自主可控。二是2019年組織實施“現代工程技術”重點專項,以提質增效、綠色發展為中心,聚焦電力等行業開展技術攻關,設置智慧電力工程專題,重點研發智慧電力柔性互聯、電力源網荷儲智慧聯動運營等關鍵技術,助推綠色智慧節能低碳的能源供給。三是2020年組織實施“新能源”重點專項,開展海上風電、先進核能、太陽能等技術攻關和應用示范。
(三)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省財政廳積極支持發展智慧能源,2021年財政安排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節能降耗)專項資金1.35億元,主要用于支持節能重點工程項目、節能技術推廣應用示范項目、公共機構節能改造示范項目、能效電廠項目和節能基礎能力建設等。2021-2023年省財政預算安排加氫站建設補助專項資金4億元以及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資金7.74億元。符合條件的智慧能源相關示范項目及公用充電基礎設施可申請財政資金支持。
(四)加強國土空間規劃與智慧能源發展銜接。
目前我省正在開展省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將推進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能源供應和應急儲備能力,探索建立碳排放總量控制制度;組織梳理包括重大能源基礎設施項目在內的建設需求,納入國土空間規劃重點項目庫,統籌安排建設用地規模。同時,省自然資源廳積極指導各地嚴格落實《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試行)》要求,在市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中劃定重要能源基礎設施用地控制范圍,與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等控制線相協調。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當前我省智慧能源發展總體處于探索階段,在規劃體系融合、突破關鍵技術、建設標準體系、探索商業模式等方面仍面臨較多問題和挑戰。您提出的智慧能源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相關建議十分中肯,我們將積極吸收到后續的工作中,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及市場機制,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強化規劃引領,加快推動智慧能源發展。
“十四五”期,我省將不斷完善智慧能源規劃體系,積極引領推進能源智慧融合、創新發展。近期已制定印發《廣東省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實施方案(2020-2022年)》,將智慧能源工程作為十大智慧工程之一聚焦推進,加快融合基礎設施建設;印發《廣東省培育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支持開展智慧能源關鍵技術研發,引導社會資本加快推廣智慧能源應用和產業發展。正在編制的《廣東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推進區域綜合能源建設。加快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優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充分發揮負荷側調節能力,提高源網荷儲協調水平。二是實施多能互補示范工程。開展園區(社區)級試點示范,結合綜合用能需求因地制宜推進多能互補、清潔資源利用和能源綜合梯級利用,穩妥實施“風光火(儲)一體化”,鼓勵“風光水(儲)一體化”、“風光儲一體化”。三是加快推動儲能設施建設。規劃建設發電側、變電側、用戶側及獨立調頻儲能項目達到200萬千瓦以上。四是加快其他能源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引導用戶優化用能模式,探索能源需求側管理、主動需求響應、虛擬電廠、電動汽車靈活充電及V2G等面向終端用能的新業態新模式。此外,已編制《廣東省“十四五”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工作方案》,將于近期上報國家能源局,推動項目有序實施。
(二)統籌推進示范項目建設。
綜合智慧能源方面,加快推進廣州國際金融城起步區綜合能源、深圳前海區域集中供冷、中山翠亨新區集中供冷、珠海橫琴新區綜合智慧能源等項目建設。智能配電網方面,重點建設深圳先行示范區、珠海橫琴、廣州中新知識城等城市核心區建設高可靠性示范區工程,東莞松山湖等地區交直流混合配電網示范工程,南澳島等海島微電網示范工程,韶關乳源、云浮新興等地區農村智能電網示范工程。智能變電站建設方面,推進智能變電站建設,提升配網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到2022年新建10個融合電網能量流業務流和信息流的“智能化、模塊化、集成化”新一代智能變電站示范工程。儲能項目建設及示范應用方面,加快推進電源側火電聯合儲能項目建設,推動“可再生能源+儲能”發電系統建設,有序推進電網側儲能建設,推進珠三角及沿海強風區堅強局部電網儲能建設,穩步推進獨立儲能調頻項目,鼓勵在城市商業區、居民區建設分布式儲能系統。
(三)加大配套政策支持。
持續推進實施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現代工程技術”“新能源”等重大重點專項,加快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應用示范,為區域智慧能源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按照《廣東省培育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落實國家有關新能源開發的稅收優惠、補貼等扶持政策,統籌現有財政資金支持省能源實驗室等公共創新平臺建設、支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研制、支持企業對硬核“空白”技術的研發,并配合省業務主管部門研究出臺相關支持政策。省將指導各地市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中做好重大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用地的規模落實和空間預留。
(四)探索智慧能源靈活投資和商業模式。
結合REITs試點項目需要具備3年穩定運營及一定投資回報的要求,截至目前我省尚未有成熟的智慧能源項目申報基礎設施REITs試點以及進入國家首批試點范圍。下一步,將按照國家有關要求,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智慧能源項目申報基礎設施RETIs。同時,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及我省相關規定和管理辦法,落實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價格政策。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完善電力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機制,穩妥推進智慧能源并網準入及配套政策落實,研究建立源網荷儲靈活高效互動的電力運行與市場體系,通過市場化推動引導智慧能源健康持續發展。
(五)加強統籌協調,完善管理機制。
產業發展方面,充分發揮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作用,強化部門協作和上下聯動,形成工作合力,依托新能源產業集群“五個一”協調機制與能源重點項目指揮部機制等,積極發揮政府引領、龍頭企業聚集作用,落實新能源開發和產業重點項目。項目審批方面,繼續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項目審批管理,切實簡化優化許可條件,理順項目建設流程。電網接入方面,加強電網公平開放監管,督促電網企業無歧視開放電網接入,提供便捷、及時、高效的并網服務。總結推廣示范經驗方面,積極跟蹤智慧能源項目和產業發展情況,定期進行階段性評估,及時查找和解決問題,對重點項目實施動態管理,加強運行指標評估和經驗總結,提升運行管理水平,保障各重點項目順利實施。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你們)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你們)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廣東省能源局
2021年6月15日
來源:廣東省能源局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廣東省能源局)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