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2021年5月我國進口棉花17萬噸,環比降26.2%,同比增147.3%;2021年1-5月累計進口137.12萬噸,同比增70%;2020/21年度(2020.9-2021.5)我國累計進口棉花234.09萬噸,同比增91.8%。5月份美棉、巴西棉、印度棉再次位列三甲,澳棉詢價、成交呈觸底反彈趨勢。
為什么5月我國棉花進口量“踩剎車”呢?業內分析主要受如下幾個因素影響:
一是5月份ICE棉花期貨走出一輪“V”形行情,振蕩幅度比較寬(盤中低點80.99美分/磅,高點88.50美分/磅),采購商觀望氣氛偏濃;二是棉紡織廠、進口商1%關稅棉花進口配額異常緊張,中小棉花貿易企業基本被淘汰出局;三是海運費持續大漲、集裝箱異常緊張,我國用棉企業對5/7月美棉、巴西棉、印度棉等船貨關注、下單有所下降,擔心合同無法及時履行;四是疫情防控升級,各主港加強病毒消殺、出入庫管制等措施,導致青島、張家港等港口現清關、入庫排長隊的情況,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外棉進口;五是5月份人民幣匯率繼續升值,刷新2018年以來新高,棉花進口企業擔憂加大,恐慌情緒升溫。5月31日,央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682元,監管部門則密集發聲,要求企業和金融機構積極適應匯率雙向波動的狀態,管理好預期,堅決打擊各種惡意操縱市場、惡意制造單邊預期的行為,人民幣升值預期大幅降溫。
青島某大型棉花進口企業表示,雖然近期中國各主港保稅棉庫存持續處于高位、ICE主力合約再次跌破85美分/磅、棉紗報價巋然不動,但6月份以來棉花進口量卻延續5月份穩中回落的格局,紡企采購外棉以逢低“點價”為主,而部分貿易商在ICE、鄭棉聯袂回落的前提下上調基差也受到棉紡廠及下游銷售終端的抵制。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國棉花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