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巴西產區出現有效降雨導致玉米市場階段性利多出盡,國內飼料板塊跟隨下行。基本面上,當前谷物整體供應過剩,尤其是玉米,下游利潤轉差,國產玉米估值恐向低價回歸。
預期已經發生變化
上半年國內玉米期現貨價格沖高后出現較長時間的寬幅振蕩。對比國內農產品整體走勢,玉米價格表現相對較弱,在農產品指數跟隨外盤創出新高的情況下,連盤玉米始終未能突破1月的高點。同時,連盤玉米月間價差在2016年取消臨儲后首次全部呈現貼水結構,這預示著遠期預期已經發生變化,供需格局將由之前的強現實強預期演變為強現實弱預期。
谷物整體貨源充足
供應端,在5月底播種期間農戶已將余糧基本售罄,玉米現貨轉移至中大貿易商手中,貨權相對集中。此外,上半年進口玉米成本增加,國產新麥開秤價上調,令玉米替代邊際抬升,加重了上游的挺價情緒。當前玉米現貨價格已經跌至貿易商囤貨成本,渠道庫存雖高,但市場可流通貨源較少。需求端,表現不及預期。飼料企業4月小幅補庫,但對國產玉米的需求有限。深加工方面,淀粉加工企業加工利潤長期低迷,部分企業開始限量保價,開機負荷處于歷史同期低位。整體上,國產玉米市場供需雙弱。
不過,當前作物年度,谷物供應明顯過剩,從2020年10月新的作物年度開始,截至2021年5月末,新增供應超過7500萬噸,其中國產小麥3500萬噸、進口玉米1000萬噸、高粱及大麥1200萬噸,陳化水稻1800萬噸、一次性儲備及臨儲投放350萬噸,遠超新年度6700萬噸的缺口預估。
外盤限制國產玉米下跌空間
USDA5月發布新作供需平衡表。其中,玉米播種面積延續3月底報告的9110萬英畝,但市場認為新作面積還有200萬—300萬英畝的上調空間。與之相對,美玉米舊作出口強勁,當前出口銷售進度超過100%。另外,隨著歐美疫情好轉,工業消費持續恢復,2022年美玉米庫銷比很可能維持低位,結轉庫存再次回到5000萬噸以上的難度很大。美玉米市場需求向好,且進口仍有200元/噸左右的利潤,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國產玉米的下行空間。
總的來說,國產玉米相對其他谷物仍有升水,其使用性價比較低的邏輯未變,需要價格繼續回落才能刺激新的需求。操作上,建議逢低布局遠月合約空單,或考慮買國外拋國內跨市場套利。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