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中國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036.7億元,同比增長16.4%。工業生產需求穩定恢復,企業利潤平穩較快增長。
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9239.5億元,同比增長57.3%(按可比口徑計算),比2019年1—7月份增長44.6%,兩年平均增長20.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9.48萬億元,同比增長25.6%;發生營業成本58.11萬億元,增長24.4%;營業收入利潤率為7.09%,同比提高1.43個百分點。
7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資產實現的營業收入為91.5元,同比增加11.8元;人均營業收入為162.6萬元,同比增加32.7萬元;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7.5天,同比減少2.1天;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51.6天,同比減少4.8天。
按企業種類來看,1—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5837.1億元,同比增長1.02倍;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4871.1億元,增長62.4%;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3330.5億元,增長46.0%;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267.6億元,增長40.2%。
各行業利潤普遍較快增長,六成行業利潤同比增長,超七成行業盈利規模超過疫情前水平。7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5個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或扭虧為盈),占61.0%,其中,有18個行業利潤實現兩位數及以上增長。與2019年同期相比,有31個行業實現利潤增長,占75.6%,其中,有22個行業利潤兩年平均增速比6月份加快(或由負轉正)。
1—7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6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個行業扭虧為盈,1個行業持平,2個行業下降。
上游采礦業和原材料制造業企業利潤增速有所加快。7月份,采礦業、原材料制造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03倍、50.9%,增速均比6月份加快;兩年平均分別增長34.1%、31.6%,明顯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對工業利潤增長的帶動作用增強。
1—7月份,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4811.1億元,同比增長1.45倍;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41374.7億元,增長56.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3053.7億元,增長5.4%。
從行業看,在市場需求持續向好、大宗商品價格總體高位運行、企業銷售較快增長以及同期基數較低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油氣開采、石油加工、煤炭、化工行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3.84倍、2.16倍、2.11倍、1.07倍,均比6月份有所加快。
高技術制造業利潤保持快速增長。7月份,高技術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37.9%,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6.2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37.2%,比6月份加快5.7個百分點,比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高19.2個百分點。
醫藥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10倍,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兩年平均增長61.4%,比6月份加快7.7個百分點。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37.8%,比6月份加快5.6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33.7%,加快9.5個百分點。
消費品制造業盈利持續恢復。7月份,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8.6%,延續穩定恢復態勢;兩年平均增長17.6%,比6月份加快1.3個百分點。
化纖行業利潤同比增長3.71倍,增速較上月大幅加快;家具、紡織、酒飲料行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41.9%、13.0%、11.2%,繼續保持恢復勢頭。
此外,7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33.41萬億元,同比增長9.0%;負債合計75.16萬億元,增長8.2%;所有者權益合計58.25萬億元,增長10.1%;資產負債率為56.3%,同比降低0.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17.84萬億元,同比增長13.3%;產成品存貨5.08萬億元,增長13.0%。
1—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3.63元,同比減少0.79元;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為8.41元,同比減少0.61元。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解讀工業企業利潤數據表示:
總體來看,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保持平穩增長態勢,但要看到,工業企業效益改善的不平衡性不確定性仍然存在。一是國外疫情持續演變,7月下旬以來國內部分地區出現散發疫情疊加汛情,工業企業效益繼續穩定恢復面臨考驗。二是大宗商品價格總體高位運行,企業成本上升壓力逐步顯現,尤其是中下游小微企業盈利空間不斷受到擠壓。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統計局)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