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經濟復蘇遇上供應鏈瓶頸,隨著冬季供暖季臨近,歐洲能源行業的壓力不斷上升,天然氣和電力價格惡性通貨膨脹的情況愈發顯著,而且幾乎沒有跡象表明這種情況會在短期內得到改善。
面對壓力,歐洲多國政府已采取措施,主要通過稅收減免、發放消費券、打擊碳交易投機等方式。
01冬天還未到氣價油價又創新高
隨著天氣逐漸變冷,日內,歐洲天然氣和電力價格躍升至紀錄高位,專家普遍預測,整個歐洲大陸的能源供應短缺只會變得更糟。
路透社報道,自8月以來,歐洲天然氣價格不斷飆升,帶動電力、動力煤等其他能源價格上漲。作為歐洲天然氣交易的基準,荷蘭TTF中心的天然氣價格9月21日上漲至175歐元/兆瓦時,比3月份高出四倍。隨著天然氣供不應求,荷蘭TTF中心的天然氣價格還在上升。
電力短缺、電價上漲也已不是新聞。國際能源署9月21日發表聲明稱,最近幾周,歐洲電價已攀升至十多年來的最高水平,在許多市場已升至100歐元/兆瓦時以上。
德國和法國的批發電價分別上漲了36%和48%。英國電價在幾周內從147英鎊/兆瓦增長到385英鎊/兆瓦時。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平均電力批發價格達到175歐元/兆瓦時,為半年前的三倍。
意大利目前是售電均價最高的歐洲國家之一。意大利能源網絡和環境監管局日前公布報告指出,自10月起意大利普通家庭電費支出預計將上漲29.8%,燃氣費支出將上漲14.4%。如果政府不介入控制價格,上述兩項價格將分別上漲45%和30%。
德國八家電力基本供應商已漲價或宣布了漲價,平均漲幅為3.7%。法國消費者組織UFC-Que Choisir也警告稱,今年該國使用電熱的家庭平均每年將多支付150歐元。2022年初,法國電價也可能爆炸式上漲。
▲英國政府22日警告食品制造商,做好二氧化碳價格上漲400%的準備。這主要歸咎于天然氣短缺。圖為英國柴郡拍攝的美國CF工業公司的一家工廠。英國大約60%的二氧化碳產品由CF工業公司供應。(圖片來源:新華社)
隨著電價飆漲,歐洲居民生活和企業生產成本陡增。路透社報道稱,居民電費增加,英國、挪威等國化工、化肥企業已紛紛減產或停產。
高盛警告稱,飆升的電價將使今年冬天停電的風險增加。
02歐洲各國公布應對措施
為緩解這一局面,歐洲多國正采取措施加以應對。
據英國《經濟學人》、BBC報道,在歐洲,西班牙和英國是受能源價格上漲影響最大的國家。9月,西班牙社會黨總理佩德羅·桑切斯領導的聯合政府公布了一系列措施,旨在遏制上漲的能源費用。其中包括暫停征收7%的發電稅,并在今年下半年將部分用電群體的電費增值稅率從21%降低至10%。政府還宣布臨時削減能源公司賺取的超額利潤。政府表示,其目標是到2021年年底將電費降低20%以上。
能源危機加上脫歐導致的供應鏈問題,英國受到的影響格外嚴重。自8月以來,英國已經有十家燃氣公司倒閉,受影響客戶超過170萬。目前,英國政府正與多家能源供應商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如何幫助供應商應對創紀錄的天然氣價格帶來的困境。
意大利40%的能源來自天然氣,因此尤其容易受到天然氣價格上漲的影響。目前,政府已經花費了約12億歐元來控制家庭能源價格的上漲,并承諾在未來幾個月內再提供30億歐元幫助。
總理馬里奧·德拉吉說,在未來3個月,一些原來的所謂系統成本費用將從天然氣和電費中扣除。它們本來是增加的稅收,用以幫助向可再生能源的過渡。
法國總理讓·卡斯泰9月30日發表電視講話說,冬季結束前,法國政府將確保天然氣和電力不再漲價。此外,法國政府兩周前說,今年12月,將為大約580萬戶低收入家庭額外發放每戶100歐元的“能源支票”,以緩解這對家庭購買力造成的沖擊。
非歐盟的挪威是歐洲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之一,不過主要用于出口。該國只有1.4%的電力是由燃燒化石燃料和廢物產生的,5.8%由風力發電產生,其余92.9%由水力發電產生。挪威埃基諾(Equinor)能源公司已同意允許2022年增加2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出口,以支持歐洲和英國不斷增長的需求。
伴隨著西班牙、意大利等國政府呼吁在下屆歐盟領導人峰會上將能源危機提上議事日程,歐盟正在就成員國在歐盟規則范圍內可以單獨采取的緩解措施制定指導意見。
不過,BBC稱,沒有任何跡象顯示歐盟會采取任何重大的、集中的干預行動。
03多因素導致能源供給緊張2022年可能都不會緩解
究竟是什么因素導致了歐洲如今的困境?
專家分析認為,歐洲電價上漲引發停電擔憂,主要是因為電力供需矛盾失衡。隨著全球逐漸從疫情中恢復,一些國家的生產還未完全恢復,需求旺盛,而供給不足,供需出現失衡,引發停電擔憂。
歐洲出現供電不足也與其電力供應的能源結構有關。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曹遠征指出,歐洲清潔能源發電占比持續增加,但由于遭遇干旱等氣候異常,風電、水電發電量下降。為填補缺口,火電發電需求激增。但由于歐美清潔能源還在轉型陣痛期,用于應急調峰儲備電源的火電機組受限,火電短時間內無法補上,導致電力供應出現缺口。
英國《經濟學人》也稱,風力發電大約占歐洲能源結構的十分之一,英國等國家這一比例是其兩倍。然而,最近天氣異常限制了歐洲風力發電的產能。
天然氣方面,今年歐洲的天然氣供應也比預期有所減少,天然氣庫存下降。《經濟學人》報道稱,歐洲去年經歷了寒冷而漫長的冬季,天然氣庫存有所下降,比長期平均儲量低約25%。
歐洲天然氣的兩大進口來源也受到影響。歐洲大約三分之一的天然氣由俄羅斯供應,五分之一來自挪威,但這兩個供應渠道均受到影響。例如,西伯利亞的一家加工廠發生火災,導致天然氣供應低于預期。另據路透社報道,當前歐洲第二大天然氣供應國挪威也因為油田設施檢修受到限制。
作為歐洲發電的主力,天然氣供應不足,電力供應也隨之收緊。再加上受極端天氣影響,水電、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無法頂上,導致電力供應緊缺現象更加嚴重。
路透社分析認為,能源價格,尤其是天然氣價格上漲創紀錄,帶動歐洲電價漲至多年來的高位,而且這一狀況不太可能在年底緩解,甚至能源供給緊張的形式在2022年都不會得到緩解。
彭博社也預測,歐洲天然氣庫存低,輸氣管道進口減少,亞洲需求強勁,這些因素構成了價格上漲的大背景。隨著進入后疫情時代經濟復蘇展開,歐洲國家國內產量減少、全球液化天然氣市場競爭激烈,以及碳價格波動導致燃氣發電量需求增加,這些因素可能會使2022年的天然氣供應持續保持緊張。
(歐洲時報網)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捎糜诖_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歐洲時報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