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市場
印度大幅降稅或帶來利好有限
10月14日市場前期期待已久的印度下調關稅最終靴子落地。其中cpo和olein進口關稅下調16.5%至8.25%和19.25%,毛豆油和噤油下調19.25%至5.5%,對豆油葵油關稅的下調幅度高于棕櫚油,目前各品種進口關稅絕對值僅次于2016年9月以來的新低,目的為降低印度國內通脹。因進口成本下降,印度豆油進口利潤明顯改善,當日印度加大力度采購豆油。但由于棕櫚油產地近期價格大幅上漲,此次稅率下調對進口利潤的改善并不顯著,調稅前印度cpo進口利潤嚴重虧損,調稅后僅小幅改善。
SEA10月印度植物油進口數據較為亮眼,其中因10月棕櫚油進口量達到130萬噸歷史記錄,導致總植物油進口量達到176萬噸的超高水平。可以見得在近期印度在低庫存下瘋狂補庫,同時在11月屠妖節前進行備貨。因7-8月印度大量采購,印尼的出口量才大幅增長,截止9月末印尼產地無壓力,目前看外商報價依然較為堅挺。
接下來產地的價格將達到關鍵博弈點,印度能否持續采購較為重要。目前看印度總油脂庫存已經上升恢復至2019年8月以來的水平200萬噸,印度棕櫚油庫存也恢復至53萬噸,告別緊張的庫存水平。因此即使此次降稅幅度較大,可能帶來的潛在利好也相對有限。
馬棕9月mpob報告偏多,10月可能庫存增長有限
本周9月MPOB報告偏多,9月末庫存較8月的187萬噸下降至175萬噸,實際庫存低于市場預期。9月馬來產量環比增幅為0。
20-21年度已經結束,回顧來看,年度馬來毛棕油產量僅1784萬噸,僅高于15-16厄爾尼諾減產年產量1768萬噸。單產角度看,20-21年度馬來毛棕油單產下降至20年新低2.9噸/公頃,單產高點在2008-2012年期間,而后單產因天氣以及樹齡老化等原因逐步下降。
長期看,32000名外籍勞工的引入可能緩解2022年后馬來的減產情況,但年內即將進入減產季,產量短期可能難以恢復。
10月馬來產量預計增幅繼續有限,結合出口預估,月末庫存可能僅小幅增長。11-12月為傳統減產季,年內馬來庫存可能難以回升至200萬噸以上,中期價格或有支撐。但近期國際葵油價格回落,國際yp價差快速回落,關注能否引導其它植物油有筑頂可能。
國內市場
棕櫚油:庫存大幅累積,基差下行,但遠期采購仍有缺口
10月以來國內滯港的情況有所緩解,導致到船速度加快。需求方面隨著進入10月后天氣轉涼,同時yp現貨價差縮小至不足200元/噸,18度等低棕消費消失,高價棕櫚油對動物油價格暫時也失去性價比,因此實際棕櫚油需求明顯回落,十一后國內港口庫存自30萬噸快速增長至45萬噸,現貨基差高位回落,短期看受需求影向可能繼續下探。
但國內月差以及單邊的核心邏輯仍在供應,前期和度大量采購后目前雙產地無庫存壓力,11月船期盤面利潤仍虧損8O0元/噸左右,12月以后船期仍存采購較大缺口。供應偏緊的預期令月差和單邊仍維持偏強運行。未來關注產地價格變動以及國內采購情況
豆油:下游采購放緩,基差下行
前期限電的炒作告一段落,十一前因供應問題拉起的一豆基差近期有所回落,過高的基差下游接受度較差,買興清淡,本周豆油成交均不足30000噸。
回顧來看,8月因雙節補庫豆油表觀消費量較高,而9月臨近節日備貨結束表觀需求回落。整體看豆油消費穩定,無亮點,亦無太大下滑。10月處于消費平穩期,11/12月后逐步進入消費旺季,暨加近期yp價差過低,未來可能有利于豆油的孺求,因而豆油在本身緊供應的預期下預計基差大跌的空間有限,一豆基差整體看500-900區間。
中期角度看,豆粕需求偏弱抑制油廠開機,至年末豆油庫存可能難以大幅累積,豆油單邊和月差大方向仍不看弱。
菜油:11月供需平衡,明年1月后緊張顯著
加菜籽減產確認后,國內資金提前搶跑,交易2201合約菜油的緊張預期。國慶前菜油價格率先突破前高,菜豆價差持擴大。目前看10月國內菜油供應寬松,菜籽壓榨量階段性充足,11月后菜籽和菜油到船才會顯著下降。需求方面看下游補庫較為穩定,但因菜油價格持續拉漲,玉米油與菜油價差持續縮小至極值,未來也將明顯抑制菜油的消費和去庫。
截止上周末國內港口菜油庫存維持42萬噸,11月后庫存即使下降幅度仍將有限,11月合約可能更加趨于供需平衡。1月后國內菜油將明顯去庫至偏低的狀態,因此近期菜油15價差在沖頂回落后未來仍有低位布局正套的機會。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銀河期貨)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