繭絲綢業是四川的傳統特色優勢產業和民生產業,“十三五”期間,全省繭絲綢行業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圍繞提質增效,實現產值規模穩定增長、主要產品產量質量保持全國前兩位。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四川省繭絲綢行業“十四五”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稱“意見”)日前正式印發。
《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全省蠶業生產和絲綢工業裝備技術水平明顯提升,蠶桑資源綜合開發效益明顯提高,品牌和文化影響力明顯增加,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明顯增強,基本實現栽桑養蠶省力化、絲綢生產數字化,成為全國優質蠶種生產供應調節中心、優質繭絲綢產品制造加工中心、時尚絲綢產品創意設計中心、蠶桑資源多元開發示范區、絲綢文化傳承傳播及產業化開發示范區。
來自四川省商務廳的統計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省有19個市(州)、95個縣(區)、100多萬人從事繭絲綢產業;總產值1777.5億元,較“十二五”時期增長近20%;涼山、綿陽、宜賓等地成為我國高質量繭絲原料供應基地。2020年,全省桑園面積230萬畝,蠶繭、蠶絲、蠶絲及機織交織物(以下簡稱綢緞)產量分別占全國19%、12.1%、17.6%、46.7%,分別位居全國第2位、第2位、第2位、第1位,全省繭絲綢行業主要產品產量質量保持全國前兩位。
《意見》指出,世界繭絲綢生產中心正向以中國為主的具有資源優勢的地區集中;國內繭絲綢生產前端向西部轉移的力度增大;四川因蠶桑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好、體系完善和人工成本優勢等成為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重點省份。尤其是蠶絲等天然紡織品隨著環保生態意識普及得到更多消費者青睞,綠色、健康、品質、品牌消費等成為主流,以蠶桑絲綢為主要原料的食品飲料、生物醫藥、家紡居家等新興產品正成為消費熱點。
為促進繭絲綢一二三產業鏈協同創新發展,此次發布的《意見》明確提出六大任務,包括:加快提升科技實力、加快鞏固發展基礎、加快聚集產業發展、加快數字化轉型、加快融入“雙循環”格局、加速多元融合發展。
聚集產業發展方面,將推動蠶桑產業向攀西、川南、川中北三大繭絲優勢產業帶、30個蠶桑重點縣集聚發展;引導文化創意產業向成都、南充等重點區域集約發展,創建一批絲綢特色小鎮、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等;促進絲綢工業集中發展,力爭在成都、南充、涼山、綿陽、宜賓、廣安等重點市州,改擴建現代工業園區10個等。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意見》中明確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四川繭絲綢行業基本實現栽桑養蠶省力化、絲綢生產數字化,成為全國優質蠶種生產供應調節中心、優質繭絲綢產品制造加工中心、時尚絲綢產品創意設計中心、蠶桑資源多元開發示范區、絲綢文化傳承傳播及產業化開發示范區。桑園面積達到240萬畝,蠶繭產能達12萬噸,優質蠶絲產能達到5千噸,優質綢緞產能達到1.5億米,高檔服裝服飾產能達5000萬件(套),高端家紡用品產能達4000萬件(套),年綜合總產值達到650億元。綠色低碳加快轉型,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明顯提升,綠色低碳產業鏈及供應鏈基本建立。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瀟湘晨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