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大豆減產憂慮上升
高溫和干旱將繼續迫使作物狀況惡化,潮濕也在影響著巴西北部產區。巴西約35%-40%的大豆帶保持干旱,其中巴西帕拉納州州長宣布該州因持續干旱而進入緊急狀態,后期的降雨是否在作物生長過程中幫助早熟大豆未知。巴西中部和北部地區零星降雨將持續,北部幾乎所有州都太潮濕,而此時大豆正開始成熟,尤其是早期種植的大豆,如果潮濕的天氣持續下去,成熟的作物可能會增加疾病壓力,甚至可能在收獲前在田間發芽。預計兩周內開始收割的機會很小,這可能會推遲大豆的成熟和早期收割。
阿根廷干旱和高溫繼續對大豆生長造成壓力,近期可能會出現一些零星陣雨,但由于天氣狀況將繼續惡化,預測降雨量將難以滿足作物的需求,1月前景并不樂觀。南美大豆減產憂慮上升推升美豆,美豆的上漲利多國內油脂油料。
暴雨可能放緩棕櫚油生產
馬棕油處于季節性減產周期,變異病毒的不確定性使得馬來種植園勞工短缺問題短期難以完全解決,對產量的影響持續存在,再加上化肥成本的提高,馬來產量本來就堪憂。同時,自12月中旬以來持續的大雨,近期在半島的八個州引發了一系列洪水和山洪暴發,這是也是馬來西亞幾十年來最嚴重的洪災之一,如果洪水對該行業造成任何負面發展,棕油價格可能更久地保持堅挺。貿易消息人士觀察到,雪蘭莪州和彭亨州的加工和運輸等生產活動受到的影響最為嚴重,而柔佛州部分地區的收割工作已經停止,此外,由于各州的道路關閉,物流也出現了問題。SPPOMA數據也顯示,2021年12月1—31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單產減少8.6%,出油率增加0.02%,產量減少8.5%。
馬棕油出口欠佳,不過后續出口不悲觀
印度政府此前為了抑制國內油脂價格過快上漲,不停地下調進口精煉棕櫚油的進口關稅,短期內大概率不會上調進口關稅,預計2022年一季度印度在低的進口關稅背景下,若棕櫚油進口利潤可觀,印度進口商有望加大棕櫚油進口。大華銀行(UOB)22年一季度展望中表示,隨著第一季度即將到來的大型文化節日,預計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油消費國將進口以補庫。
棕櫚油生產國委員會看好棕櫚油價格
產量受限制,印度和中國棕櫚油需求增加。棕櫚油生產國委員會(CPOPC)表示,由于化肥成本飆升和長期勞動力短缺,棕櫚油產量將繼續受到限制,預計2022年棕櫚油價格將保持強勁。同時,委員會還看好印度和棕櫚油的需求,委員會預測,受經濟復蘇的推動,中國棕櫚油進口量將從2020/21年的680萬噸增至2021/22年的720萬噸。2021/22年,印度的進口量預計為860萬噸,高于2020/21年的850萬噸,而歐盟的進口量預計將從2020/21年的620萬噸增至690萬噸。
豆粕庫存偏低,節前備貨未結束
國內大豆到港分布不均且卸貨節奏偏慢,加之環保壓力,開機率可能會受限。豆粕庫存處于近五年偏低水平,這也使得企業對豆粕的挺價存在基本面支持。目前正值一年中飼料養殖企業對豆粕的需求旺季,生豬養殖基本處于盈利水平,當前距離春節有一定時間,節前備貨還未結束。
小結與展望
油脂:馬棕油處于季節性減產期,馬來多個州引發洪水,加上化肥成本飆升、長期勞動力短缺,馬棕櫚油產量將受到限制,不過出口下滑,而印度低進口關稅提振棕櫚油需求。南美天氣引發對大豆減產憂慮。國內油廠周度壓榨量偏低,油廠豆油庫存同比偏低,棕櫚油進口倒掛,港口庫存相對低位,節前備貨尚未結束,再加上外盤提振,油脂或震蕩偏多。
豆粕:美豆壓榨需求強勁,出口同比下滑局面很難改變。南美大豆天氣引發大豆減產擔憂提振國內豆粕。國內部分區域油廠限停機面臨階段性供應收緊,節前市場備貨終端提貨仍在進行,豆粕震蕩偏多。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新世紀期貨)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