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現貨市場冷清、產地問題重重,春節后棕櫚油市場走向何方?
近期,國內外油脂市場強勢運行,其中棕櫚油漲幅居前。究其原因,在于全球通脹預期、原油價格漲至7年高點、作物減產擔憂及印尼管控出口等因素共同提振市場。目前,BMD棕櫚油創歷史新高,CBOT豆油、國內豆油、棕櫚油和菜籽油價格逼近前高。春節將至,謹慎情緒趨勢下,資金獲利平倉,油脂價格沖高回落。那么春節后棕櫚油市場供需面又將如何變化呢?
產地問題重重
拉尼娜現象給油脂產地帶來了種種問題,油脂供給題材明確偏多,并且一季度內還有發酵空間。東南亞棕櫚油產區因降雨多而收割受阻,棕櫚油產量表現不盡如人意。SPPOMA預計,馬來西亞1月前20日棕櫚油單產環比下降13.43%,出油率下降0.74%,產量減少16.7%。季節性減產下,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難以有效恢復。3月前,產地挺價將是大概率事件,甚至主動釋放利多消息提振價格。
與此同時,南美大豆產區近期出現降水,但不足以緩解前期干旱對產量的不利影響,巴西南部、阿根廷主要省份和巴拉圭地區大豆產量面臨進一步下調的風險。根據油世界最新預估,南美4國大豆產量為1.863億噸,相比之下去年12月預計在2.02億噸,較2020/2021年度南美4國大豆產量1.937億噸減少740萬噸,南美產量預估從增產到減產有了質的轉變。中期氣象展望顯示,2月上半月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等地區降水依然同比偏少,疊加上述區域大豆2—3月進入生長關鍵期,南美天氣炒作仍有空間,將繼續支撐美豆、美豆油乃至全球油脂油料價格。
相比之下,市場利空題材不確定性較高,難以主導油脂趨勢。比如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數據低迷、中國油脂進口下降、俄羅斯和烏克蘭地區葵花籽油出口逐漸上量、美豆壓榨創紀錄、美豆油庫存攀升等供需邊際改善并沒有改變國際油脂供給緊張的格局。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后期若俄烏沖突繼續嚴重的話,葵花籽油出口或受影響,屆時油脂供給緊張矛盾將更突出。
現貨市場冷清
國內方面,近幾周,棕櫚油庫存下降,豆油和菜油庫存變化不大。受春節放假影響,2月中旬之前,國內大豆和棕櫚油到港量不大。現貨偏緊加上國際油脂強勢,帶動國內上游貿易企業對后市的樂觀預期,普遍以惜售為主。下游需求平淡,在當前豆油、棕櫚油價差下,棕櫚油節前適量補庫,節后剛需猶存。因此,整體上,春節前后,棕櫚油基差堅挺,下方空間有限。
展望3—5月,由于棕櫚油產地挺價,國內無論是按照盤面價還是基差報價計算進口都是倒掛,貿易企業進口積極性不高。可見,棕櫚油供需兩淡局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進口量處于低位、貨權相對集中、需求主要是剛性消化,在此背景下,豆油、棕櫚油價差將長期倒掛。(作者單位:光大期貨)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光大期貨)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