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油脂運行邏輯
(1)馬棕供需兩弱,庫存分歧較大,關注一季度末產量恢復拐點
1月中旬MPOB報告發布,亮點在于馬棕產量和庫存環比下滑超10%,期末庫存僅為158.3萬噸,為歷年第二低位,超預期利多,同時延續了馬棕庫存緊俏的局面。而高頻供需數據顯示,馬棕1月庫存預期存在分歧,一方面SPPOMA報告的產量數據環比下滑但逐漸收窄,由1日-5日的環比下滑40.6%收窄至環比下滑16.7%,另一方面船運公司數據顯示馬棕出口表現不佳,環比降幅擴大。當前仍處于馬棕減產周期,但據馬來人力資源局消息,勞工引入政策有所推進,1月28日起通過網站開放通過有特殊豁免的種植園外國工人的招聘在線申請,2月15日將開放其他行業的外國工人申請,包括沒有特別豁免的種植園。一季度末馬棕產量恢復概率增長。
(2)印尼B40計劃疊加限制出口的消息擾動,情緒面助推油脂走高
1月中旬消息稱印尼能源部計劃于2月份開始對含有40%生物柴油的混合汽車燃料(B40)實施道路測試。2021年印尼曾推遲B40計劃的實施,主要由于棕櫚油的價格高企。由于B40測試期為5個月,實施情況仍有待觀察,該消息對近期盤面的影響仍以炒作看待。若后續順利實施,則以促進棕油消費的利多看待。另外,印尼推出出口許可證政策,曾一度引致市場憂慮其限制棕油出口,但根據隨后印尼棕櫚油協會(GAPKI)的消息顯示,政府新推出的不會對出口造成多少影響。
(3)印度棕櫚油進口份額回落,軟油替代明顯,但需關注地緣政治風險下葵花油供應短缺可能性
據SEA數據顯示,2021年12月印度進口了54.43萬噸棕櫚油,同比下降29.2%,但數據顯示,在印度調低24度精煉棕櫚油的進口關稅后,相應減少了毛棕櫚油進口。同時,SEA預計2022年第一季度印度將進口100-120萬噸24度精煉棕櫚油,取代大部分毛棕櫚油進口需求,因為國內加工利潤虧損嚴重。而與此同時,印度軟油進口量大幅提高。2021年12月的豆油進口量同比增加21.57%,達到39.2萬噸,高于2020年12月的32.2萬噸。葵花油進口量也從上年同期的23.4萬噸增加到25.8萬噸,同比增長了10%。
但仍需關注的是,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地緣政治風險,作為兩個葵花油出口的主要國家,該風險或降低葵花油的出口,印度油脂需求或再度轉向,對棕櫚油的消費端可能存在一定提振。
(4)國內油脂庫存仍處于低位,棕油利潤回暖累庫指日可待
1月我國國內主要油廠油脂累庫仍不順利,據我的農產品網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月21日全國重點地區棕櫚油商業庫存約37.97萬噸,環比上周減少7.3萬噸,減幅16.13;全國重點地區豆油商業庫存約80.29萬噸,環比上周增加1.6萬噸,增幅2.03%;華東地區主要油廠菜油商業庫存約21.08萬噸,環比上周減少0.41萬噸,環比減少1.91%。
但隨著棕櫚進口利潤轉正,買船有回暖預期,主要油廠大豆壓榨處于歷年同期較高位置,豆油預期供應充足,而消費端隨著春節過后,將再度回落。
交易策略:
盡管近期油脂處于高位,漲勢較為猛烈,但仍需關注,馬棕出口回落的利空尚未釋放,預計2月油脂以偏強震蕩為主,國內外庫存低位對盤面支撐力度仍較強,重點關注馬棕產量恢復情況,拐點出現前油脂仍存在上升空間,單邊謹慎做空,另豆棕05合約再度倒掛,關注馬棕產量拐點以及庫存預期,在利空信號明顯下,可考慮正套豆粽價差。菜油價格存在修復預期,致豆菜油差回落,但菜油價格的基本面支撐較為堅挺,階段性看待此次回調,不建議追空豆菜油差。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國元期貨)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