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利智慧(保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日前發布了保障性項目配套儲能中標結果公示。據了解,此次招標內容包含10個儲能項目,共計139萬千瓦,將配套于英利河北省保障性光伏項目,陽光電源、蜂巢、海博思創、山東電工時代、比亞迪等7家企業中標。
具體來看,此次新能源配儲項目中標價格上漲,最高單價每瓦時1.77元,與2021年同類招標項目相比,出現上漲趨勢。2021年典型項目整體的中標平均價格為每瓦時1.476元,最高的是2021年2月,國家能源集團國華竹根沙海上風電場儲能電站工程,儲能單價為每瓦時1.674元/,最低的是2021年8月2日,山東半島南3號海上風電配套儲能系統設備,儲能單價為每瓦時1.31元。
為何儲能電站中標價格上漲?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利好政策頻出是主因。1月28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建立容量成本回收機制,提升電力系統安全保障能力,探索容量補償機制、容量市場、稀缺電價等多種方式,保障電源固定成本回收和長期電力供應安全,鼓勵抽水蓄能、儲能、虛擬電廠等調節電源的投資建設。
此前,地方政府層面支持儲能發展的政策也是多點開花。繼2020年初多省發文鼓勵或強制要求新能源配套儲能之后,新能源配儲成為熱議話題。截至記者發稿,我國已有25個省份發布文件明確提出新能源配儲。
一位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的研究員告訴記者:“現有的政策均偏宏觀指導,新型儲能的激勵效果還要看各地具體細則。對于行業層面來講,需要提前尋找到好的出發位置,分辨出好的航向,具體到企業,關鍵是選擇合適的技術路徑。”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儲能技術中心主任楚攀同樣表示,現階段儲能利好政策頻出,但是效果如何,仍需看各省具體執行情況。
上述研究員告訴記者,此次儲能中標價格的上漲,另一個原因是上游原材料資源緊缺。據記者了解,當前由于上游鋰原材料緊缺,導致動力和儲能電池兩個領域需求大增、市場供需失衡,鋰電池正極原材料碳酸鋰自2020年11月開始,幾個月內價格翻倍,儲能型磷酸鐵鋰材料漲幅稍低約為35%左右,而成本占比約7%的鋰電解液價格一度上漲300%。有觀點認為,緊缺程度僅次于電解液的鋰電銅箔,也呈現出漲價趨勢,儲能設備、鋰電池產業鏈都在大手筆投資擴產,但短期內產能無法兌現。
楚攀告訴記者,儲能上游原材料如此緊張,主要原因是去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近2倍,但“儲能電池成本不斷下降,疊加電價機制逐漸靈活,商業模式逐漸成型以及儲能規模化發展所帶來的降價,預計這兩年儲能項目價格基本穩定。”
記者采訪多位行業分析師得到相同答案。“碳中和目標的實現需要大規模建設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而儲能設備則貫穿于新型電力系統轉型的發電、輸配電、用電三個環節,將迎來快速發展。2010-2020年,鋰電池組價格穩定下降,有效擴大了儲能電池的市場應用,推動儲能行業規模化發展。”
此外,有分析師認為,用戶側峰谷電價差拉大,最大系統峰谷差率超過40%的地方,峰谷電價價差原則上不低于4:1,其他地方原則上不低于3:1。電價改革推動了制度建設,進一步刺激了對儲能電池的需求,改善了儲能系統的盈利能力。“這就意味著,儲能的經濟性得到了提升,短期內原材料緊張并不會帶動儲能價格的上漲。”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國能源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