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的2022年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從13個分項指數來看,同上月相比,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采購量指數、進口指數、購進價格指數、出廠價格指數、從業人員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和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上升,指數升幅在0.3至3.6個百分點之間;生產指數、積壓訂單指數、產成品庫存指數和原材料庫存指數下降,指數降幅在0.5至1個百分點之間。
2月份PMI指數在榮枯線上小幅提高,表明經濟全面恢復態勢進一步明確。考慮到春節假期因素對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綜合研判,經濟回升態勢比較強勁,這主要得益于穩增長相關政策的加快落實。新訂單指數回升,表明市場需求有所回暖;但反映需求不足的企業占比仍在39%以上,中小企業新訂單指數仍在榮枯線以下,表明需求不足矛盾仍比較突出。應該繼續落實好擴大內需的各項政策,充分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作用。價格類指數提高,反映原材料成本提高的企業占比超過60%,表明經濟全面恢復過程中,確保供應鏈穩定的任務仍十分繁重。要確保煤電油運供給安全,確保大宗原材料供給穩定。要充分發揮好市場機制對產品供求關系的調節作用,統籌協調好保供穩價與節能減排工作的關系。
生產指數為50.4%,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和中型企業的生產指數高于50%,分別為53.3%和52.4%;小型企業的生產指數低于50%,為41.1%。新訂單指數為50.7%,比上月上升1.4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和中型企業的新訂單指數高于50%,分別為53.2%和53.1%;小型企業的新訂單指數低于50%,為41.7%。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9.0%,比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企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高于50%,為51%;中型和小型企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低于50%,分別為47.8%和41%。積壓訂單指數為45.2%,比上月下降0.6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積壓訂單指數都低于50%,分別為47.7%、46.6%和37.6%。
產成品庫存指數為47.3%,比上月下降0.7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企業的產成品庫存指數高于50%,為50.2%;中型和小型企業的產成品庫存指數低于50%,分別為45.9%和42.6%。采購量指數為50.9%,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和中型企業的采購量指數高于50%,分別為53.5%和50.9%;小型企業的采購量指數低于50%,為44.9%。進口指數為48.6%,比上月上升1.4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小型企業的進口指數高于50%,為52.8%;大型和中型企業的進口指數低于50%,分別為47.9%和49.1%。
購進價格指數為60.0%,比上月上升3.6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購進價格指數都高于50%,分別為60.7%、58.9%和59.9%。出廠價格指數為54.1%,比上月上升3.2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出廠價格指數都高于50%,分別為55.7%、52.3%和52.7%。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8.1%,比上月下降1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原材料庫存指數都低于50%,分別為49.2%、47.3%和46.6%。
從業人員指數為49.2%,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從業人員指數都低于50%,分別為49.2%、49.1%和49.4%。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48.2%,比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都低于50%,分別為48.3%、48.0%和48.3%。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8.7%,比上月上升1.2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都高于50%,分別為59.9%、58.0%和56.8%。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