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自從年后回來,跟隨美豆走出一波強勢上漲,從1月28日的收盤價3378漲至最高點3月24日的4495,上漲超1000點。初期主要炒作南美洲的干旱天氣影響導致的減產以及美國出口數據亮眼,后期主要炒作國內供應不足,現貨價直線拉升。但近期,國內豆粕價格沖高回落,到港量增加,短期頂部已經形成。
USDA3月報告符合市場預期
美國農業部(USDA)公布的3月供需報告數據顯示,美國供需平衡表只上調大豆出口量至20.9億蒲式耳,較2月預測增加0.4億蒲式耳;期末庫存下調至2.85億蒲式耳,2月預測為3.25億蒲式耳,高于市場預期的2.78億蒲式耳。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報告并未調整近期數據較為亮眼的大豆壓榨量,且出口量也未大幅增加。南美大豆方面,USDA下調巴西大豆產量至1.27億噸,較2月預測減少700萬噸,略低于市場預期的1.28億噸;巴西大豆期末庫存下調135萬噸至2100萬噸;下調阿根廷大豆產量150萬噸至4350萬噸,略高于市場預期的4339萬噸;阿根廷期末庫存則下調71萬噸至2150萬噸。全球產量下調1006萬噸至3.538億噸,庫存下調287萬噸至8996萬噸,全球庫存消費比繼續下降至17.22%。
整體來說,報告基本符合市場的預期,美豆價格因此在報告發布后振蕩偏弱運行。國內豆粕供不應求格局開始緩解
中國大豆1月進口量為885萬噸,2月進口量為509萬噸;2022年1—2月,中國實際進口大豆1394萬噸。由于2月、3月一般為春節前后,油廠停機疊加下游基本在春節前就備貨完畢,且一季度是南美天氣炒作的高峰期,因此壓榨利潤在2月、3月普遍偏低。諸多因素使得中國大豆進口量在2—3月會有所減少。預計3月中國大豆進口量為500萬噸左右,4月、5月大豆進口量會升至800萬噸左右。截至3月29日,大豆港口庫存已經連續多日上漲。
3月初由于國內疫情防控力度加大,導致油廠開機率下降,港口大豆的運輸也受到阻礙,疊加國內豆粕庫存位于往年同期低位,截至3月13日,全國豆粕庫存量僅為30.51萬噸,使得國內豆粕出現短暫性供不應求的情形。上周國內豆粕現貨價格全面突破5000元/噸,部分地區一度突破5400元/噸。這也是近期美豆期價平臺振蕩,而國內豆粕期價卻繼續上漲的主要原因。但本周,隨著美豆期價回調、進口大豆成本價格回落、到港量增加、國儲進口大豆政策性拍賣以及國內疫情有效控制、油廠開機率有所恢復,部分地區現貨價格回落150元/噸。4月1日將繼續投放政策性進口大豆50萬噸,增加國內供應。
綜上所述,隨著國內大豆、豆粕供應壓力的逐漸緩解,現貨價格將從高位回落,帶動豆粕期價回落。目前國外天氣炒作已進入尾聲,市場更關注美豆的種植情況。3月31日的種植面積意向報告和4月9日USDA4月供需報告是目前關注的焦點。預計由于美豆壓榨利潤較好,2022/2023年度的美豆種植面積將會增加,暫時緩解全球大豆供應緊張的格局。短期,豆粕連續下跌,逐漸轉勢,但美豆還在頭部振蕩,謹防種植意向面積報告不及預期,豆粕走出雙頭的趨勢。操作上建議逢高做空09合約,也可逢高買入看跌期權。中長期,國內目前正在積極推動飼料的改革優化,且生豬正處于去產能的階段,兩會也有人大代表提出,推廣低豆日糧,從而降低飼料成本,若推廣至全國,可節省大豆進口2000萬噸,中長期豆粕價格重心或有所下移。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東吳期貨)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