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新區管委會,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直有關部門(單位):
為全力推進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有關大氣污染問題整改,幫助指導縣(區)和企業紓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痛點、難點、堵點,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持續改善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開展市直部門和縣(區)結對幫扶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應急管理局、市林業竹業局持續對各縣(區)開展結對幫扶指導(見附件)。
二、落實重點區域常態化精準管控
各縣(區)常態化開展“四不兩直”暗查暗訪,繼續強化2021年底大氣污染防治集中攻堅有效措施,優化精準管控方案。經濟和信息化部門加強工業企業能耗管控,對能耗變化異常企業開展督導檢查;公安部門對重點道路疏堵分流,加強柴油貨車流量管控,推進低碳智慧交通建設,通過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實現減污、降碳、節油、惠民協同。按照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聯合防治和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要求,依法依規開展高排放燃油機動車區域限行,優化柴油貨車管控區域,強化柴油貨車違規入城管控,進一步優化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區域;生態環境、公安等部門加大柴油貨車聯合檢查力度,開展尾氣抽測,進一步夯實生態環境部門檢測取證、公安交管部門實施處罰、交通運輸部門監督維修的聯合監管執法模式。利用便攜式設備、遙感監測、黑煙抓拍等技術手段〔完成32個遙感監測(含黑煙抓拍)點位建設,進一步完善監測網絡〕,扎實開展柴油貨車常態化排放監督抽測。嚴厲打擊排放超標車輛上路行駛的違法行為;生態環境部門綜合運用在線監-控、視頻監-控、用電監-控、走航監測等“人防+技防”措施,精準掌握涉氣排污單位污染排放情況,實行非道路移動機械信息登記管理制度,強化機械作業現場管控,加大機械信息登記、進出場登記、燃料使用等臺賬管理記錄的抽檢力度。落實非道路移動機械常態化污染排放抽測,依法查處排放超標違法行為;住房城鄉建設部門通過智慧工地監管平臺強化建筑工地揚塵管控,督促建筑工地嚴格執行“六不準、六必須”,應急響應期間按規定執行土方、渣土運輸等錯峰作業;交通運輸部門強化運輸源頭監督檢查,嚴格落實交通運輸部道路運輸車輛達標車輛核查制度,會同當地公安部門嚴把車輛準入關,杜絕不符合核查要求的車輛進入道路運輸市場;城市管理等部門嚴控渣土車沿途拋灑。嚴格落實渣土運輸管理制度,嚴格審批發放建筑垃圾處置核準文件,對運輸渣土的車輛進行登記注冊,實施一車一證,確保使用達標車輛規范運輸。交通運輸、住房城鄉建設、城管執法、公安等主管部門,按職責分工開展道路運輸揚塵治理督導檢查,重點督導渣土車輛、環衛垃圾運輸車輛未封閉、拋灑滴漏、帶泥上路,貨運車輛超限、運輸貨物脫落和揚撒等行為。督導運輸經營者落實貨物揚撒防范措施。
三、強化重污染天氣應急分類分級管控
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強化分類分級管理,不搞“一刀切”。燃煤電廠和使用燃煤鍋爐的企業,在滿足企業供熱、城市用電、應急調峰需要和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實施錯峰生產,壓減煤炭消費。強化煤炭產品質量監管,加強監督抽查和風險監測,嚴厲查處銷售不符合質量標準煤炭的行為。各縣(區)要將轄區內重點排污單位、重點行業企業納入應急管控清單,動態調整優化重點企業“一廠一策”,重點檢查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燒結磚瓦、火電、造紙等重點排污企業重污染天氣應急措施落實情況、“一廠一策”執行情況、治污設施配備和運行情況,水泥企業錯峰生產任務完成情況。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對重點排污企業縣級檢查實現全覆蓋,市級抽查比例不低于20%;進一步擴大重污染天氣績效分級管理重點行業范圍,鼓勵企業加快實施升級改造,大力打造市級綠色標桿企業,加快實施企業績效分級管控。
四、實行環境空氣質量積分管理制度
嚴格落實環境空氣質量“以時保天、以天保月、以月保年”要求,全力爭取更多優良天,遏制重度及以上污染天。實行百分制積分管理考核,主要根據環境空氣質量排名、空氣質量變化幅度排名、優良天數、重污染天數及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等,按相應權重進行加減分。
五、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發展改革部門指導各縣(區)穩妥有序推進“雙碳”工作,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強化源頭控制,嚴格落實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制度,實施能耗等量和減量替代;經濟和信息化部門加快推進長江干流及重要支流沿線環境污染嚴重、隱患突出企業就地改造、異地遷建、關閉退出,對現有工業企業是否符合行業準入條件、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所建項目是否屬于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開展專項檢查;發展改革大力推動燃煤鍋爐和工業爐窯煤改電、煤改氣。經濟和信息化部門、生態環境部門大力推動超低排放改造,穩步實施陶瓷、玻璃、鐵合金、有色、磚瓦等行業企業深度治理;經濟和信息化部門結合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要求和全省淘汰落后產能安排部署,以火電、鋼鐵、鑄造、建材(水泥、玻璃、陶瓷、磚瓦)、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包裝印刷等行業為重點,按程序制定年度淘汰落后產能工作計劃,推動落后產能企業關停或淘汰。出臺2022年度推動落后產能退出工作方案,推動原輔料替代、產業鏈綠色升級,制定低VOCs含量原輔材料源頭替代實施計劃,打造示范工程和示范企業,在更多技術成熟領域推廣使用低VOCs含量原輔材料。
六、加快淘汰老舊車輛和推廣新能源車輛
加快淘汰老舊車輛,公安部門指導各地提出“削存量、控增量”年度指標和措施。采取經濟激勵、科學劃定限行區域、強化日常監管和引導報廢汽車在具備資質的企業回收拆解等方式,加快淘汰國III及以下排放標準汽車(2022年,新增淘汰國Ⅲ及以下排放標準車輛11000輛)。摸排形成本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汽車明細清單,實施“一車一檔”動態管理。禁止環保不達標車輛轉入我市,公安部門依據檢驗機構出具的轉入車輛合格檢驗報告辦理轉入登記手續;交通運輸部門按要求做好老舊營運車輛逐步退出營運市場有關工作;發展改革部門牽頭實施“電動宜賓”行動計劃,市經濟合作和新興產業局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2022年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累計達到7000輛以上。市公服集團公司新增(更新)城區公交車中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占比不低于80%,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完成中心城區334輛環衛車電動化替換,市交通運輸局推廣主城區新能源出租車800輛,市經濟合作和新興產業局推廣換電重卡300輛、新建重卡換電站8座,探索建立重污染天氣換電重卡激勵機制,市發展改革委完成中心城區新建充電接口230個。
七、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執法力度
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強化聯合執法、區域執法、交叉執法,加大涉氣工業企業查處力度,嚴厲打擊無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行治污設施、超標排污、無證排污、偷排漏排、在線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等違法行為,實施“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嚴格管控建筑工地和移動源,嚴肅查處揚塵治理不到位行為,建立揚塵控制責任制度,制定施工工地管理清單,將施工工地揚塵污染防治納入文明施工管理范疇,揚塵治理費用列入工程造價。嚴肅查處超載超限運輸、違規運渣、尾氣超標、尾氣檢測弄虛作假等行為,對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打擊,公開曝光。加強汽車尾氣治理維修企業監管,開展汽車維修行業污染防治專項整治,嚴-查汽車排放虛假維修、提供后處理裝置進行排放檢驗等違法違規行為,規范凈化汽車維修行業市場秩序。加大面源污染執法力度,依法查處餐飲油煙直排、違規燃放煙-花-爆-竹、露天焚燒秸稈等行為。嚴格油品質量監管,堅決打擊偽劣油品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加大車用燃料質量抽檢力度,嚴厲打擊生產、進口、銷售不符合標準車用燃料的違法行為,依法追究有關方面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嚴厲打擊“黑加油站、黑煉油點、黑油罐車”違法犯罪行為。夏季臭氧污染防控期間,加大對儲油庫車用汽油的蒸汽壓指標的監督檢查。強化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嚴肅查處各類拒不執行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措施行為。加強部門協同聯動,建立健全部門間違法線索移交工作機制。加大違法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強化以企業為主體的警示教育宣傳,充分發揮典型案例震懾作用。
八、健全激勵約束考核機制
嚴格執行《宜賓市水生態環境質量和環境空氣質量激勵約束辦法》,支持各縣(區)開展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等排放企業綜合治理、市級綠色標桿企業創建、老舊車輛提前淘汰、大氣污染防治科技攻關幫扶等工作,鼓勵提前減排行為。嚴格落實環評區域限批政策。嚴格落實差別電價政策和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制度。將環境空氣質量積分情況、重污染天氣應對情況納入地方黨政目標績效考核。嚴格落實《宜賓市環境質量改善不力約談辦法》,約談情況向社會公開。
九、強化部門間信息共享
打通部門數據壁壘,經濟和信息化部門共享重點行業總能耗數據和用電量、全市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加油站數量變化情況;公安部門共享機動車保有量變化、城市主要干道交通流量和機動車環境違法處罰情況;生態環境部門共享環境質量數據、非道路移動機械登記數據,優化整合移動源數據信息功能模塊,實現柴油車排放標準及排放檢驗情況、非道路移動機械登記備案等數據信息的移動查詢功能;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共享在建工地數量、建筑工地揚塵在線監測信息數據,在加快推進揚塵視頻安裝對接宜賓市建筑工地揚塵治理平臺的基礎上(2022年12月底前,建筑工程揚塵監測系統平臺建成投運,實現重要工地視頻監-控、PM10在線監測全覆蓋),加快實時數據接入,實現與生態環境等部門在線環境監測數據互聯互通,數據實時共享的目標;林業竹業部門共享森林火災監-控和計劃燒除情況;城市管理部門共享運渣車、環衛車等數據;氣象部門共享實時氣象監測數據。
十、加強大氣污染防治指揮調度
依托生態環境部門相關直屬單位,組建工作專班,負責全市大氣污染防治統籌協調、指揮調度,依托省上“千名專家進萬企”活動,組織開展宜賓市專家進企業幫助服務行動,對重點區域、重點領域和重點城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提供幫助服務,承擔重大會議、重要活動期間環境空氣質量保障等相關工作。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宜賓市人民政府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