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美國農業部(USDA)發布8月供需報告,此次報告是僅次于種植面積報告的全年第二大USDA報告。一般來說,8月報告給市場奠定了基調,未來幾個月再次微調,所以非常值得研究8月報告中的油脂調整部分。
USDA8月報告預計全球油脂供需改善,豆油需求份額下降。USDA8月供需報告預計2022/2023年度全球植物油庫存3004萬噸,較上月預估增加49萬噸,較上一年度增加152萬噸。其中期初庫存2852萬噸,較上月預估增加81萬噸;產量預估2.1905億噸,較上月預估增加84萬噸;進口預估8382萬噸,較上月預估增加14萬噸;出口為8792萬噸,較上月預估增加41萬噸;國內消費為2.1302億噸,較上月預估增加90萬噸。USDA預計2022/2023年度全球油脂呈現產需雙改善局面,需求增長超過新增產量增長,但由于2021/2022年度市場庫存恢復幅度更大,2022/2023年度全球油脂庫存呈現攀升趨勢。
分品種看,葵花籽油和豆油等庫存恢復最明顯,棕櫚油和椰子油庫存下降,其他品種庫存變化不大。全球大豆、油菜籽增產兌現以及葵花籽壓榨后移等令2022/2023年度豆油、菜籽油和葵花籽油產量預估上調,與此同時棕櫚油搶占了大量需求增長份額,導致菜籽油和葵花籽油需求小幅增加、豆油消費預期下調,最終導致庫存差異變化。國際貿易市場上菜籽油和葵花籽油貿易份額增加。顯然,豆油消費被擠占,供給增加,庫存只能攀升。
全球豆油呈現產地累庫、消費國去庫的局面。全球豆油2021/2022年度庫存為4426萬噸,較上月預估增加124萬噸;2022/2023年度全球豆油庫存為4630萬噸,較上月預估增加168萬噸。顯然,豆油庫存預估不斷轉松。但分國別看,USDA認為2022/2023年度重點國家的變化主要有巴西豆油產量增加進而出口增加,歐盟豆油產量減少進而出口減少,中國、孟加拉國等豆油消費減少導致進口減少。中國、歐盟等豆油庫存下降,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庫存攀升,呈現產地庫存累積需求國降庫的局面。這種庫存變化的格局和需求下降是相匹配的。此外,南半球庫存攀升大于北半球幅度,所有豆油庫存壓力高點在南美大豆上市后(即明年上半年)。
油脂供需還存在不確定性,重點在新作單產。當然,USDA預估的2022/2023庫存前景還存在不確定。供給方面,7—8月全球普遍高溫,美豆、歐盟油料、加拿大油菜籽、俄羅斯葵花籽等新作油料還沒有收割,單產仍存在變數。印尼棕櫚油出口船期慢,馬來西亞棕櫚油勞動力匱乏,棕櫚油產量不及潛在水平風險增加。從傾向看,未來幾個月全球植物油供需均有邊際下調的可能,難點在于誰下調的空間更大,我們傾向于庫存上調概率大。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光大期貨)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