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豆走強,加之國內豆粕需求轉旺,本周二大連豆粕期貨放量上沖,突破6月底以來振蕩區間。展望后市,美豆豐產利空釋放,但生產端以及需求端潛在利多仍在發酵,將提振美豆進一步走強,國內供應偏緊支持豆粕期貨追隨美豆走高。
潛在利多浮出水面
在8月份農產品供需報告中,美國農業部意外調高美豆單產,達到51.9蒲式耳/英畝的近幾年高位,不僅高于上月預估的51.4蒲式耳/英畝的水平,也高于市場平均預估。這使得美國2022/2023年度期末庫存上調至2.45億蒲式耳。美豆產量超預期,導致美豆小幅低走,引領內盤豆粕振蕩回落。
但是目前美豆依舊在關鍵生長期,產量仍然面臨著不確定因素,市場仍有炒作天氣的空間。由于局部地區干旱少雨,美豆生長優良率連續下調。據美國農業部每周作物生長報告,截至8月21日當周,美豆生長優良率為57%,低于預期以及上周的58%的水平,已經連續第三周下降。美國咨詢公司Pro?Farmer進行的作物巡查進一步證實了天氣對大豆(5909, -21.00, -0.35%)生長的損害。比如在俄亥俄州抽樣調查的大豆結莢數比去年同期降低5.33%,南達科他州比去年同期降12.59%。這為美國農業部在以后的月度供需報告下調美豆單產埋下伏筆。
除單產存在變數外,美豆播種面積也有下調的可能。美國農業部下屬的FSA發布的參與美國作物補貼計劃的農民報告顯示,截至8月22日,包括種植失敗的玉米(2805, 21.00, 0.75%)種植面積為8676.8萬英畝,大豆為8648.8萬英畝,低于美國農業部在8月月度供需報告預估的8800萬英畝。
從需求端看,由于南美大豆前期出口較多,巴西大豆庫存走低,后期出口能力下降,世界大豆采購中心將更多轉移至美國。上周六中國海關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從巴西進口的大豆少于去年同期,而從美國進口的大豆船貨增加。
國內豆粕供需轉緊
由于壓榨利潤偏低,近幾個月大豆進口量下降,使得國內油廠大豆庫存低、壓榨量低以及豆粕庫存量低。據監測,7月份我國大豆進口量為788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9.2%,這是2016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截至8月19日當周,國內主要油廠大豆庫存為533.7萬噸,同比減少159.46萬噸,減幅達23%;豆粕庫存為72.85萬噸,同比減少24.48萬噸,減幅25.15%,為近三年來同期最低水平。
從需求端看,隨著生豬價格持續走高,養殖利潤迅速回升,農戶養殖積極性有所提高,生豬存欄量將趨于增加,豆粕消費有望增加。上周國內豆粕市場成交火爆,共成交176.28萬噸,較前一周增加131.22萬噸,增幅為291.21%;日均成交35.256萬噸,其中現貨成交78.28萬噸,遠月基差成交98萬噸。截至8月19日當周,豆粕提貨量82.52萬噸,日均提貨16.504萬噸,較前一周增加2.577萬噸,增幅3.22%。
粕強油弱有望延續
油和粕同為油料壓榨下游產品,價格具有一定的蹺蹺板效應。因原油價格下跌以及棕櫚油進入增產周期,6月中旬以來,豆油等油脂價格大幅下滑,油強粕弱形勢逆轉。目前看,美聯儲加息仍將進行,經濟衰退預期依舊存在,馬來西亞、印尼棕油仍處在高產周期,金融屬性較強的豆油很難再度走強。而相比之下,大連豆粕近月合約在周二一度刷新2013年以來合約高點。
綜合來看,8月供需報告將豐產利空部分釋放,但天氣的不確定以及最新的統計數據使得美豆單產和播種面積均存在下調的可能,加之需求端轉旺,美豆存在繼續上沖可能。國內供應偏緊支持內盤豆粕和外盤豆類聯袂走高。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金期投資)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