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7月19日消息:周三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期銅收盤下跌,延續了周二的疲態,因為美元反彈,頭號金屬消費國中國未能出臺重大刺激措施,以及中國需求出現疲軟跡象。
截至格林威治時間1600,LME的三個月期銅下跌0.55%,報每噸8,422美元。
銅價通常被視為衡量全球經濟健康狀況的指標。繼2022年下跌13.8%之后,今年迄今上漲0.56%。7月份迄今倫銅上漲1.40%,延續了6月份的上漲走勢,主要因為市場人士期待中國經濟疲軟將促使政府出臺更多刺激措施。不過分析師們對于中國經濟刺激措施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提振金屬需求依然看法不一。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大宗商品經濟學家愛德華?加德納表示,投資者絕大多數都在期待中國預期的經濟刺激計劃,但這可能會令人失望,這是目前令金屬價格承壓的擔憂。他補充說,目前形勢相當悲觀,全球許多金屬的需求疲軟,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而供應充足。
今年第二季度中國GDP環比增幅為0.8%,低于一季度的環比增幅2.2%。
加德納補充道,到今年年底,LME期銅將小幅上漲至每噸8,500美元。
周三美元反彈,使得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對于使用其他貨幣的買家來說更加昂貴。
在頭號金屬消費國中國,海外庫存緊張支持全球價格上漲,抑制了進口需求。
周二上海洋山銅進口溢價降至每噸42美元,較兩周前觸及的年內高點下跌21.5%。這表明中國對進口銅的需求放慢。國內產量提高也削弱了進口需求。周三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精煉銅產量同比躍升13.6%,再創歷史新高。
中信期貨稱今年下半年中國電力行業(銅的主要消費行業)的需求增長將會放緩。今年中國銅消費量可能增長3.9%;隨著新項目投產,中國精煉銅產量將增長8%。
周三,LME三個月鋅下跌1.4%,報每噸2,361美元,此前LME庫存激增至90,825噸,兩天內增幅達到30%,并創下14個月以來的最高庫存水平。花旗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精煉鋅過剩增加,將帶來進一步的價格壓力,因為冶煉廠產量增長,而需求持續疲軟,花旗分析師預計鋅價將在三個月內觸及2,200美元/噸。
其他金屬的收盤情況包括,LME鋁下跌0.5%,報每噸2,192美元;鉛下跌0.3%,報每噸2,089.50美元;錫下跌1.4%,報每噸28,150美元;鎳下跌0.9%,報每噸20,900美元。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生意社)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