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期貨收盤下跌,其中基準期約收低1.9%,因為美國農業部的供需報告顯示今年夏天炎熱干燥的天氣對農作物的影響沒有市場預期的那么大。
截至收盤,玉米期貨下跌4.50美分到9.50美分不等,其中9月期約收低8美分,報收463.25美分/蒲式耳;12月期約收低9.25美分,報收476.50美分/蒲式耳;3月期約收低9.25美分,報收491美分/蒲式耳。
成交最活躍的12月期約交易區間在473.50美分到486.75美分。
盤中基準期約一度跌至8月16日以來的最低水平。
交易商稱,美國農業部在供需報告中出人意料的上調了玉米產量預估,因為種植面積龐大,抵消長期干旱對單產潛力造成的損害。
美國農業部在供需報告中預計2023年美國玉米單產為173.8蒲/英畝,低于上月預測的175.1蒲/英畝,但是略高于分析師們預期的173.5蒲/英畝。盡管單產下調,玉米產量預計達到151.34億蒲,高于8月份預測的151.11億蒲,也高于分析師預計的150.08億蒲,比上年產量提高10.2%。
美國農業部在報告發布會上表示,雖然今年秋季美國玉米單產低于趨勢水平,但仍將是歷史上第五高,因為每英畝的玉米穗數量創下歷史新高,而且玉米穗很大。
由于玉米產量上調,2023/24年度美國玉米庫存上調到22.21億蒲,同比提高53.0%,也將是7年來的最高。報告出臺前分析師們預期美國農業部可能將玉米庫存調低到21.4億蒲。
周二美國中部地區的玉米基差收購價穩中互有漲跌,其中內布拉斯加州的一家倉儲公司的價格上漲15美分,俄亥俄河沿岸的一家碼頭的價格下跌了20美分。
中國農業部將2022/23年度中國玉米進口預估上調2.8%或50萬噸,為1850萬噸,但未說明上調原因。2023/24年度的進口預估不變,仍為1720萬噸。中國的市場年度將于9月底結束。
周二,玉米期貨的成交量估計為277,529手,上個交易日為204,755手。空盤量為1,260,841手,上個交易日為1,257,065手。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CBOT)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