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特點】國內外棉價繼續下跌
【后期走勢】國內市場:春節前剛需補庫,需求階段性轉好,預計國內棉價略有回升。國際市場:全球經濟增速持續放緩,紡織品服裝消費低迷,預計國際棉價弱勢震蕩。
【詳情】
(一)國內棉價繼續下跌。本月,紡織企業新增訂單數量有限,開機率下降,棉花采購意愿不強,價格繼續下跌。據《中國棉花工業庫存調查報告》,截至12月初,被調查企業開機率為81.1%,環比下降2.3個百分點;準備采購棉花的企業占40.6%,環比減6.5個百分點,同比減17.2個百分點,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減少18.7個百分點。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截至12月21日,全國皮棉銷售率為13.2%,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較過去四年均值下降10.6個百分點。12月份,國內3128B級棉花月均價每噸16262元,環比跌3.5%,同比漲8.7%。鄭棉期貨主力合約(CF405)月結算價每噸15450元,環比漲3.3%,同比漲12.1%。
(二)國際棉價繼續下跌。本月,北半球棉花上市,主要消費國需求持續疲弱,國際棉價繼續下行。但受美聯儲降息預期、美棉出口簽約量回升等因素影響,國際棉價跌幅有限。12月份,Cotlook A指數(相當于國內3128B級棉花)月均價每磅90.44美分,環比跌0.1%,同比跌10.5%。
(三)內外棉價差縮小。Cotlook A指數(相當于國內3128B級棉花)折合人民幣每噸14306元,比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 Index)3128B級每噸低1956元,價差比上月縮小570元。進口棉價格指數(FC Index)M級(相當于國內3128B級棉花)月均價每磅91.44美分,1%關稅下折到岸稅后價每噸16124元,比國內價格低138元,價差比上月縮小493元;滑準稅下折到岸稅后價每噸16271元,比國內價格高9元,價差比上月縮小475元。
(四)11月份,棉花進口增加,紡織品服裝出口增加。由于圣誕節、春節等節日備貨,品牌商補庫意愿回升,紡織品服裝出口小幅好轉。據海關統計,11月份我國進口棉花30.71萬噸,環比增6.9%,同比增72.6%;紡織品服裝出口236.65億美元,環比增3.0%,同比減1.7%。1-11月累計,我國進口棉花168.76萬噸,同比減3.9%;紡織品服裝出口額2693.83億美元,同比減8.6%。
(五)紡紗量環比增加,紗線價格環比下跌。紡企新增訂單情況改善有限,部分企業為降低庫存和資金壓力降價銷售,紗線價格下跌。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1月份,我國紗產量197.5萬噸,環比增加1.0%,同比減少0.9%;1-11月,累計紗產量2056.4萬噸,同比減少0.9%。12月主要代表品種32支純棉普梳紗線均價每噸22252元,環比跌3.9%,同比跌2.1%。
(六)全球棉花產量調減,消費量調減。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12月預測,2023/24年度,全球棉花產量2458.5萬噸,較上月調減11.8萬噸;消費量2476.1萬噸,較上月調減34.3萬噸;貿易量939.6萬噸,較上月調減3.2萬噸;期末庫存調增至1794萬噸,全球庫存消費比為72.5%。
(七)預計近期國內棉價略有回升,國際棉價弱勢震蕩。國內市場:新年度皮棉加工收尾,疊加進口棉大量到港,棉花供應較為充足;春節前剛需補庫,需求階段性轉好,預計近期國內棉價略有回升。國際市場:經合組織預測,2024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至2.7%,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紡織品服裝消費前景仍顯黯淡,USDA環比連續4個月調減2023/24年度棉花消費量,預計近期國際棉價弱勢震蕩。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農業農村部)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