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進口礦市場在經過了6月的窄幅震蕩行情之后,7月再啟大漲行情。一方面是因為礦價的持續走高,使得球團和精粉價格逐步攀升,導致其與原礦的價差擴大,鋼廠對成本較低的原礦采購增加,再加工生產,進而推動礦價漲勢。另一方面則是由于7月下游鋼廠需求依舊旺盛,導致原料鐵礦價格上漲。整體來看,生意社分析師何杭生認為,7月上半月的礦價漲勢,仍舊是需求帶動,短期供應的小幅回升,并不足以拖累其下跌。
據生意社數據顯示,截至7月14日,澳洲62%PB粉礦港口車板均價856.78元/濕噸,巴西63.5%粗粉價格在883.25元/濕噸,62%印粉價格在763.33元/濕噸,分別較7月初價格上漲9.28%,4.23%以及8.30%,再次創下2020年新高水平,但同比來看,依舊處于跌勢,其中澳礦跌4.46%,巴西粗粉跌2.04%,印粉跌8.78%。
另外,在之前筆者6月初的文章《生意社:預計鐵礦6月現貨上漲或觸及785元/濕噸》中曾預測:長期價格或看漲至900元/濕噸。而從目前的價格走勢圖來看,第二輪的平臺期價(850-875元/濕噸)格已經達到,短期或有震蕩回調格局,而后再有新需求刺激下,才會再次上漲至第三平臺期價格,并達到新高水平。
從供應面來看,據海關數據統計,2020年5月中國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為8702.6萬噸,同比增長3.9%。1-5月為44530.6萬噸,同比增加5.1%。但是5月同期進口金額為7609.3百萬美元,同比下降2%,年內首次出現下跌。6月我國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10168.2萬噸,較5月增加1465.2萬噸,同比增長35.3%;1-6月我國累計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54690.7萬噸,同比增長9.6%。顯示了在國內礦石需求旺盛的情況下,礦石進口量明顯增加,而對于全球公共衛生事件影響的全球經濟下行的背景下,中國市場的率先復蘇和快速發展,形成了短期的國內買方市場,因此壓價采購,進口價格反而下跌。
不過,另一方面,在國內高需求和期貨預期上漲的行情下,到港礦價卻一漲再漲,進而導致原礦與球團和精粉的價差加劇擴大,反而使得鋼廠“騎虎難下”,一方面要進口原礦,加工生產燒結,入爐產鋼;另一方面又要減少消耗港口庫存,壓價市場,降低成本。這點從屢創新高庫存量的球團礦和精粉礦數據可以看出。截至7月10日,全國45個主要港口的進口礦庫存在10878.08萬噸,周環比回升69.33萬噸,連升3周,但同比依舊下降4.69%。而球團礦庫存在899.69萬噸,塊礦庫存2452.52萬噸,均連升15周,且均創下5年來新高水平;精粉礦庫存781.61萬噸,連升9周,創下5個月以來新高。由此可見,市場需求出現分歧,性價比高的原礦更受鋼廠歡迎。
從需求面上看,截至7月10日,全國247家鋼廠高爐開工率90.63%,周環比降0.39%,同比增5.08%;高爐煉鐵產能利用率93.08%,周環比降0.27%,同比增6.64%;鋼廠盈利率94.37%,周環比增0.87%,同比降1.30%;日均鐵水產量247.77萬噸,周環比降0.72萬噸,同比增17.68萬噸。數據顯示,鋼廠開工率與產能利用率連續2周出現下降,雖然降幅不大,且開工水平依舊高位飽和,但此時拐點或現,產線長期生產后的例行檢修未來或增加。不過受制于目前利潤超期,其錯峰生產操作或成主流。那么整體來看,礦石需求尚且飽滿,預計未來繼續支撐礦價堅挺。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鋼廠進口礦庫存量和天數已經連續8個周期保持在平穩區間水平。數據顯示,截至7月10日,樣本鋼廠進口礦總庫存為10775.82萬噸,連續下降3周;平均總庫存天數24天,平均總庫存為26.62萬噸,基本保持穩定水平。所以鋼廠對礦石的需求略有下降,但總體穩定,支撐礦價。
綜上所述,何杭生認為,當前國內進口礦現貨的基本面已處于“供需兩旺”格局,礦價漲勢依舊。另外,雖然未來對鋼廠有減產檢修預期,但持續穩定的盈利和終端基建和房地產需求的加碼,使得市場對鋼材的需求難有較大的減量預期,因此鋼廠生產在長期會保持積極性,保持高生產操作。所以礦仍舊有上漲空間。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現貨目前有繼續上漲的理由,但持續上漲的動力目前有所欠缺,加之期貨市場開始出現技術性回調行情。因此預計7月下半月礦價會呈現震蕩小跌行情,價格區間或840-870元/濕噸,期貨區間或810-845元/干噸。而長期看漲至最高900元/濕噸的現貨價格預期不變。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生意社,作者:何杭生)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