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9年,一些藥材在市場實際消化中生產過剩的事實更加凸顯,其價格在供大于求的壓力下繼續進入下滑通道;同時,一些野生品種在高價刺激下,也出現供大于求,價格理性回落。在2019年,三七、麥冬、蔓荊子、芡實、吳茱萸、白芍、白術、覆盆子、重樓、白及、胡椒這幾個品種都是產能過剩的代表。
一、部分產能過剩品種點評
1、三七供大于求的格局沒有改變做反彈仍需謹慎面對
三七2019年引起許多商家關注,是因為前期受云南產區干旱的炒作拉動價格急劇升高,隨著產地的頻繁降雨,旱情得到緩解,澆滅了上漲勢頭。
從產需情況來看,據統計2013年產量開始了遞增的現象,當年的年產量有9000噸,在2014年的年產量達20000噸,2015年的年產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50000噸,雖然三七的需求量每年都有遞增,但每年的需求量都沒有達到3萬噸,這三年的三七產量累計了大量的庫存,當時的盲目跟風種植十分普遍,因三七種植過后的土地多年不能重栽,主產區域基本已經轉移發展到了文山周邊的城市(昆明、紅河、石林、玉溪、大理等地),產區的拓寬形成了將三七的栽種面積屢年拔高,促使了近年三七的價格的下跌。
2016-2017年價格反彈回升,又刺激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使得2018、2019年生產過剩已達成共識,,預計2020年后的社會庫存會繼續加大,若沒有強勢操作介入等其它因素的影響,大部分商家對三七未來的行情不太看好。
2、麥冬行情持續走低價格有望觸底反彈
麥冬2019年麥冬四川產地統貨的行情從年初的75元跌至年底的48元左右,跌幅達36%。從行情走勢反映出麥冬近年的生產規模依然較大,產能過剩的現狀尚未得到有效改變,新老貨源的疊加導致麥冬行情走低。2020年不出意外又是一個豐收年,麥冬產新價滑也是大家眾所周知,不過一旦出現低價,會誘惑不少商家積極買進,價格有望觸底反彈,也許商機就在其中。
3、蔓荊子曾漲幅驚人目前價格回落更加明顯
蔓荊子江西野生貨曾漲至200多元的歷史高價位,隨著高價刺激了不少人工栽培,如今包括安徽阜陽、安慶;廣西南寧、河池、桂林以及河北邢臺地區,蔓荊子家種發展趨勢已逐漸擴大,再加上進口貨對行情產生一定沖擊,導致價格呈整體下跌之勢,目前亳州市場江西正品貨價格落至60元左右;經營戶反映夠含量貨價格在45-50元;進口貨價格19-20元,后市仍存在變數。
4、芡實可供貨源量充足短期是否迎來大的機遇
芡實受可供貨源充足影響,貨源批量走動遲緩,產區濕果統貨成交價格在2.7元每市斤,亳州市場兩瓣10厘貨價格25-26元;四六瓣貨價在15元左右;碎米價在9-12元之間。
從歷史走勢圖看,芡實曾有過兩次歷史高價,目前價位相對是歷史低價,用“傻瓜理念”來投資的話,是一個可關注的品種。高價刺激生產,低價種植調減是品種生產的規律,而芡實目前的低價主要原因是產能過剩。
那么,芡實低價短期內是否迎來大機遇?帶著疑問,我們進一步探索未來影響芡實價格的主要原因。
其一、種植芡實多為承包池塘,加上種子、肥料、人工等,種植戶有種植成本體現,目前價位種植戶多為虧損,若目前價格持續低迷,下年承包池塘到期的種植戶將不在繼續承包。池塘將改為種植或養殖其它作物。
其二、芡實的生長環境比較特殊,它生長在水中,水位的過高與過低直接影響芡實的產量,(干旱、洪水、暴雨、臺風等均可造成)這是影響單產增減的重要因素。
其三、強烈的商家關注力度,必定引起外圍資金的流入,在資本的運作下,可改變某種原本的趨勢。
其四、芡實作為藥食兩種的品種,需求量大,尤其是隨著人們保健意識增強,某種新產品的開發也是引起價格波動的因素。
綜上述四點,芡實低價已形成,未來定會逐步走出低谷,我們需要等待的是誘發行情的某種因素。
5、吳茱萸行情暴跌價格可謂是“跌跌不休”
吳茱萸在高價的刺激下生產已恢復,擴種依然是不爭的事實,2019年新貨產出量較大,亳州市場江西中花從300元以上的價格落至110元左右,行情一路慘跌。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產量逐年上升,價格也將步入低谷。
6、白芍已經走進低谷價格在震蕩中運行
白芍作為亳州最具代表性的品種之一,在政府的支持下與近年來旅游的發展,在全國各地大面積種植,種植面積可以超出我們的想象,受環保治理和藥品質量大檢查對加工和流通的影響,這無疑是雪上加霜,目前白芍看似已經走進低谷(三四級貨價格10-12元,尾芍價格3.5-4元),行情處于震蕩階段,即使2019年有減種的苗頭出現,但不可否認,其一眾豐厚的庫存依然存在,目前的在地面積尚需繼續消化,品種的未來面臨多重壓力,未來行情仍撲朔迷離,真正價漲仍需耐心等待。
7、白術生產出現過剩藥農的種植熱情依然未降
白術這個品種永遠都不缺乏人氣,2019年產新價滑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生產出現過剩,前期商家雖然認為價格不高,但也是多議論少入手,目前行情處于低價徘徊階段,兩年統個價格13-14元,一年統個價格9-10元,白術這個品種只有出現極端自然災害,生產調減了,庫存下降了,或許才會迎來真正的漲價,否則后市還將繼續呈小幅震蕩趨勢。
8、重樓進入下滑通道高價的神話逐漸破滅
重樓在家種未獲得規模成功之前,行情基本上是逐年上漲,前些年的價格上升到了1200元的高位,但隨著投入力度的加大,近年重樓的家種馴化工作逐見成效,四川、云南、湖南等產區貨源逐漸有批量產出,市場供應偏緊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緩解,行情開始明顯下滑,2019年第一季度價格在1000元上下,第二、三季度跌至900-950元,第四季度家種產新上市量大下滑速度加快,產區價格更是落至600元左右,貨源走動還不是很快。預計未來重樓的產能仍將會逐漸增加,而需求增長空間有限,重樓的供需在一定程度上會繼續過剩。
9、白及價格一落千丈行情還是陷于低迷狀態
白及市價自2010年不足百元起步,一年一個臺階,上升的過程對種植戶甚為刺激,留種增加,商品量減少,使得市場貨源供應奇缺,2017年達到850元的天價。之前白及的貨源主要靠野生供應,漲價之后種植戶野生變家種的動力增加,各地規模化發展,2017年產量開始上來,當年價格下滑至550元左右,2018年更是降至115元左右,2019年由于成本的支撐,行情在一百多元的價位維持。目前各產區的生產面積依然龐大,未來幾年白及的產出量依然可觀,產能過剩的狀況將會繼續。
10、胡椒豐厚的庫存有待消化未來依然不樂觀
胡椒2010年開始漲價之后,世界胡椒的生產也在逐漸恢復,由于胡椒是多年生作物,前面擴張的生產近年開始進入掛果期,產量一年比一年增加,加上西歐要求嚴格,導致一時主產國的貨源滯銷。近年國內外產區、市場的庫存已經大量積累,雖時有商家視低價入倉,但是胡椒的體量龐大,貨源未真正有效消化之時,行情很難有明顯的起色,后期胡椒盛果期將會繼續,產能過剩的現象短時內很難改變。
二、有效把控質量安全風險比“數量”更重要的是“質量”
針對我國中藥材種植業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2019年有了很大的變化,目前中藥材市場正處于兩部藥典的過渡期,未來恐怕面臨的不單是價格下跌,更大的打擊可能是有些藥材賣不出去了,另一方面根據新《藥品管理法》規定,成分、性狀不符合國家藥典標準的中藥飲片,以及重金屬、農殘、硫黃等成本超標的中藥材,均有可能會因被認定為假藥或劣藥而實施處罰。
就未來的情況而言,中藥材作為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核心之一的物質基礎不會動搖,隨著大健康時代的推進,人民群眾對中藥材的需求“只會增加,不會減少”,但未出臺的2020版《藥典》的各個前期“吹風”已經顯示,其對中藥材質量的要求提到了關鍵位置,迎合健康中國的,不是一味的“種!種!種!”,需要的是高質量的中藥材,需要的是保障民眾用藥安全有效的中藥材。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藥材天地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