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依然在持續,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國家高度重視,社會各層全面防疫,既然是生病,那些疫情防控的重要物資都備受關注,西藥、中藥、口罩、消毒用品、醫資物品等等,一度出現火爆緊缺的現象,當然最受關注的還是中西藥方面,只有用對了藥,疫情才得以控制。
那么,這次疫情中,部分中藥材價格上漲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信息不暢
從疫情開始,各省市為防止人員聚集而引發疫情擴散,全國17個中藥材市場均出臺相應的公告,推遲開市時間。藥商們“摸著石頭過河”,問價,比價都是通過電話或者網絡平臺,信息的受阻是價格上漲的苗頭。
二,交通物流受阻
目前受疫情的影響,全國大部分地區道路封閉,部分高速路口已關閉,有些城市的客貨運輸站也已暫停營運,包括部分火車的班次也暫時停止,產地調貨,市場物流發貨,某種程度上均受阻,物流運輸承擔一定的風險,成本的上升導致著藥材價格的上漲。
三,藥品的需求上漲
自疫情開始蔓延后,全國各地的藥房藥店,開啟了搶購模式,口罩、抗病毒藥品供不應求,媒體只要報道什么藥品大概對疫情有一定的療效,第二天藥品就被搶購,你想想,都搶起來了,能不漲價嗎?
四,進口藥材價格或將會上漲
疫情已沖擊到了其他國家,1月31日凌晨,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了一些臨時建議,影響了國際之間的經貿往來,或將會影響部分進口藥材口岸來貨量的減少,既然減少了或許就上漲了。
五,清熱解毒類的藥材最火爆
金銀花、連翹、黃連、板藍根人氣火爆,藥商們惜售心切,對后市期望值依然較高,今天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已經發布了,或許有可能還會出第六、七、八版,涉及的中藥材那么多樣,其他不是清熱解毒類的藥材會不會跟風漲價?估計開市后才能知曉。
工商部門對藥材價格持續監測,但在急需、貨少、人氣高的情況下,又該怎樣管理呢?商人逐利,這是常態,但你要記住一點,合理合法的漲價才是優選,不發國難財,一切以大局為重,才是根本。但愿世間人無病,何惜架上藥生塵。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藥通網——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