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甘肅隴南武都區安化、馬街、三河等鄉鎮的開闊地或庭院里,到處是搓制加工中藥材紅芪、黃芪的繁忙景象,道地中藥材產業將助力當地老百姓增收。
春節前后受疫情防控期間交通運輸管控、市場關閉等因素影響,廣大農戶的紅芪、黃芪、黨參出現不同程度滯銷。武都區積極搭建起農特產品產銷對接橋梁,有效破解扶貧產品與市場對接不暢、流通成本高的瓶頸問題,“線下”積極與省內外大型制藥企業對接,“線上”有效打通電商銷售網路。武都區電商辦、供銷等部門積極協調順豐、郵政等物流企業幫助網上銷售門店開通“綠色”通道,讓“線上”銷售渠道暢通無阻。
安化鎮動員全鎮電商企業,按照市場價格對農戶滯銷的紅芪、黃芪進行預收購,共預收購中藥材321筆,支付群眾中藥材款500余萬元,及時實現了產品變商品,貨物變現金,切實解決了群眾因藥材滯銷造成的生產生活資金短缺問題。
“我們合作社已經與重慶太極集團制藥有限公司、河北邯鄲制藥有限公司對接,簽訂了收購協議。目前,已累計收購中藥材80余噸,價值200余萬元。”武都區池壩鄉豐達中藥材種植聯合社負責人趙軍明說。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甘肅方劑”療效顯著,4個有效藥方中黃芪在2個方劑中作為主藥排在首位。中藥材在助力疫情防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也成為武都區廣大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
近年來,武都區把中藥材產業列為四大區域優勢產業之一,形成了以馬營、池壩、坪埡、魚龍為主,主產當歸、黨參、大黃、黃芪的高寒陰濕中藥材產區;以米倉山系為主,主產“武都紅芪”、黃芪的半山干旱中藥材產區;以洛塘、三倉為主,主產天麻、豬苓、杜仲、山茱萸、厚樸的藥產林緣區。并發展中藥材加工企業120多家,中藥材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1100多個,年加工銷售中藥材鮮貨2200萬公斤。其中,武都紅芪、黃芪遠銷日本、韓國、東南亞地區和我國香港、臺灣等地。
據武都區中藥材中心負責人介紹,2020年全區計劃累計發展中藥材20.5萬畝,預計產量3000萬公斤,產值3.3億元。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及邊緣戶種植中藥材1.2萬畝,中藥材主產區貧困戶種植中藥材戶均收入達到1萬元以上,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成為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國發展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