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時節,“千年藥鄉”隴西處處栽藥忙。福星鎮龐家岔村的一處處梯田上,農機轟鳴著在田間穿梭作業,藥農在新翻整的泥田中播撒有機肥。與往年不同,龐家岔村今年嘗試中藥材標準化種植。
今年,省農業農村廳和隴西縣按照“產地道地化、種源良種化、種植生態化、生產機械化、追溯信息化、產品品牌化、發展集約化、管理法制化”的目標,聚集龍頭企業(合作社)、項目資金、科技人才等要素,在隴西建設2萬畝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種植和生態有機藥源基地,其中1萬畝集中在龐家岔村。
隴西縣振文種植農民合作社負責人劉振文既是種藥材的“老把式”,也是當地“最先吃螃蟹的人”。勞作間隙,劉振文把農機停在田壟邊說道:“我種藥材種了20多年,去年嘗試了標準化種植,200多畝中藥材收益不錯。就拿黨參來說吧,去年1公斤下來比普通的(黨參)高60多元呢。”
今年,劉振文更有信心了,他的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將中藥材標準化種植面積擴展到1000畝,種植黃芪、黨參、黃芩等中藥材。至于銷路,劉振文絲毫不擔心——全縣龍頭企業、合作社實現了“訂單種植”,已和國藥集團、天士力等藥企簽訂協議,按高于市場價5%至10%的價格收購。
據龐家岔村黨支部書記邢世軍介紹,為推廣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充分激發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全村做到了保險全覆蓋。一畝地130元的保險費用中,國家補貼78元,農戶自付52元,解決了農民的后顧之憂。
與劉振文的農田相隔不遠處,甘肅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陳垣和學生、藥農一起在試驗田上以露頭栽培的方法種植甘黨1號、2號等藥苗,藥苗株距6厘米,行距35厘米。優良的中藥材品種,是實現提質保量的重要因素。陳垣說,他們也在嘗試引進一些優良的新品種,推進引種馴化。
同時,陳垣也為當地農民提供技術指導。談及標準化種植的優勢,陳垣說:“標準化種植中藥材可以提高產品品質,保護產品道地性,增加農民收益。由于限制化肥、農藥的使用,也利于生態保護。”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新華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