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妻子農閑時就來這邊干活,從事中藥材的晾曬、翻垛、挑揀、修剪、定包、搬運等粗加工項目,兩個人打工的收入,每年加起來能掙三萬多元呢!”在甘肅漳縣大草灘鎮新聯村的藥材加工車間,48歲的張喜勤正和妻子分揀晾曬好的當歸,兩人忙得不可開交,臉上卻掛滿了笑容。
2013年12月,看好當地藥材,甘肅佛慈制藥銷售公司在漳縣大草灘鄉新聯村注冊,公司以中藥材經營和GAP基地建設為主要業務,集倉儲、購銷為一體。自從村里有了藥材公司,村民銷售藥材不再發愁,很多人還可以就近打工。
張喜勤長期患病,每年看病需要花大量醫療費,還要供孩子上學。當時,家里種了5畝糧食,但都是山地,產量很有限,年收入只有一萬多元。生活所迫,農閑時,夫妻二人就去外地打工。2013年,就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當年,聽說村里新建的藥材公司正在招工人,張喜勤和妻子十分高興。“在家門口就能打工賺錢,這可是我倆多年以來夢寐以求的生活呀!”很快,公司就解決了張喜勤和妻子的工作問題,還鼓勵他們種植中藥材,成熟后由公司統一收購并對外銷售。
有了公司的引領,張喜勤大膽嘗試種藥材。如今,除了自家的5畝地,張喜勤又承包了別人的兩畝地,全部種植了適宜當地氣候的當歸、黃芪和黨參。“中藥材不愁銷路,除了賣給本地中藥材公司,還經常有外地商人上門收購,靠種植中藥材,我們每年又能增加三萬多塊錢的收入哩!”
漳縣位于甘肅省中南部,地處西秦嶺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該縣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因規模大、質量優良,深受國內外客商的青睞。名揚中外的“岷歸”,二分之一的產量出在漳縣,且漳縣馬尾歸的品質,最勝他處。
近年來,漳縣高度重視中藥材產業發展工作,把發展中藥材產業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優勢產業,按照“生產基地化、品種多元化、種植規范化、加工規模化、銷售市場化”的思路,大力發展當歸、黃芩、黨參、黃芪等具有市場競爭力和當地特色的中藥材產業。截至目前,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約17萬畝。
和張喜勤一同打工的,還有村里的張潤子夫妻,他們也是從2013年就來到了制藥公司。張潤子今年60歲,是村里的老黨員,家里有6口人,種著5畝中藥材。“以前我們思想守舊,總覺得地里就該種糧食,后來聽從了公司的建議,改種中藥材,收入果然翻了好幾番!”張潤子說。
制藥公司采取中藥材收購保價方式,對貧困戶中藥材按高于市場價格0.5元進行收購,充分調動了群眾種植中藥材的積極性。3年來,該公司累計投入2358萬元,收購黃芪、黨參、當歸等藥材563噸,還在附近的金鐘鎮、馬泉鄉、大草灘鎮等鄉鎮建設5000畝當歸、3000畝黨參規范化種植推廣基地,帶動貧困戶超過500戶,戶均增收8000元。
近年來,在當地政府支持下,該公司還發揮龍頭作用,在金鐘鎮建設了中藥材標準化種植示范園,示范園與甘肅農業大學、甘肅中醫藥大學、蘭州大學、甘肅省農科院等單位合作,推廣示范當歸、黨參栽植新技術,引進科學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多項新的科研成果,幫助藥農提高種植技術,增加收益。
每年農閑時,張潤子夫妻就來公司挑揀整理藥材,工資是計件式按天結算,打包的藥材多收入就多。“趁著身體硬朗,我們要多干點活,為家里減輕點生活負擔!”張潤子說,發展中藥材產業以來,村民的腰包鼓了起來,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
現在,張喜勤夫妻不但足不出村就有一筆可觀的收入,還學會了最新的藥材種植技術,種植藥材的產量逐年提高,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好。“政府謀劃、龍頭企業引領,我們藥農心里更有底氣,致富路越走越踏實。”脫貧后,張喜勤滿懷信心地說。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