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統計局2019年各產業領域有關數據出爐,中藥飲片加工產業的主營收入和利潤都出現了罕見的負增長,產業發展面臨危機。
從主營收入看,過去二十年間,中藥飲片產業規模突飛猛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中藥飲片工業總產值1996年為4.7億元,2017年飲片工業主營收入達2165億元,二十余年間產業規模增長了460倍,年均增長率超過30%,遠超同期醫藥工業平均增幅。中藥飲片產業營收占醫藥工業的比例也從不足3%,增加到2017年的7.3%。近年來,中藥飲片產業增速迅速下降,2019年我國中藥飲片工業主營收入為1933億元,較上年同期負增長4.5%,也是整個醫藥工業里唯一出現下降的主要領域。
從利潤狀況看,中藥飲片工業利潤率一直較低,多年來在6.5%~8.5%波動,遠低于醫藥工業10%~13%的平均利潤率。2019年中藥飲片工業平均利潤率為8.4%,僅相當于醫藥工業平均利潤水平的63.6%(2019年醫藥工業平均利潤率為13.2%),除中藥飲片外,其他主要領域均在11%以上。中藥飲片利潤增速更令人擔憂,2019年中藥飲片行業利潤大幅下降,利潤同比增長-25.5%,遭遇大幅下跌。
風險因素早已積聚發酵
中藥飲片產業的劇烈下跌雖然從近年來才出現,但危機因素早已逐漸聚集發酵多時,直到這兩年才集中顯現。
初步分析其中的原因,中成藥工業持續下滑是首要因素。中成藥制造業是中藥產業的主體,中藥飲片是中成藥的主要原料,2016年以來,中成藥制造業持續下跌,并逐漸導致壓力向上游傳導,對飲片工業產銷產生不利影響。我國中成藥制造行業2016年達高峰,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697億元,此后陷入負增長,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別為5736億元、4655億元、4587億元,2019年中成藥產業規模僅相當于2016年的68.5%。中成藥制造業持續低迷,對原料飲片的需求與支付能力下降,直接壓低了大部分工業飲片的銷售增長,影響了中藥飲片行業整體表現。
近年來,我國醫保收支矛盾日益突出,醫保控費壓力巨大,而飲片產業連續多年高增長,飲片占醫保支出比例也逐漸越來越高,必然引起醫保部門的關注。未來,針對中藥飲片的合理用藥和醫保支付,中央和地方醫保部門應會有所行動。
以往普遍認為中藥企業生產污染較小,無廢氣、溶劑污染,但存在粉塵、廢水、廢渣、噪音污染等環境問題。近年來,隨著我國環保要求提升,環保問題也日益成為中藥飲片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如2019年12月,安徽亳州兩家大型飲片企業就分別因為固體廢物處置不規范、違規排污水和粉塵問題遭到亳州市環保部門立案調查。監管和環保利劍高懸,倒逼飲片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促進合規化生產及企業升級改造。
此外,中藥飲片產業還面臨支持政策退出、競爭危機、信任危機等多項未來潛在預期風險。
監管能力有待提升
在監管方的大力關注和業界積極努力下,近年來中藥飲片質量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抽檢合格率逐步攀升(從2013年的64%提升到2019年的91%),以往摻雜使假、增重染色等惡意違規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由于中藥飲片龐大的品規體量和市場極為分散,中藥飲片質量問題仍不容忽視。
中藥產業鏈長且復雜,監管資源有限,監管的缺位與越位都將會對產業發展產生極大的不利影響。實際上,由于中藥產業持續多年的快速增長,中藥監管尤其是檢驗能力難以隨之同步提升,中藥檢驗、監管能力與產業實際發展之間落差日益顯著。近年來,隨著對中藥安全風險認識的逐步加深,業界對中藥材飲片提出更高的質量要求。比如,近年來,微生物限度、二氧化硫、黃曲霉毒素等檢驗項目陸續增加進入藥典,帶動國家中藥標準檢驗項目及技術要求的快速提升,進一步加劇了本來就緊張的監管矛盾。監管、檢測技術能力與產業發展實際狀況不匹配,已經成為中藥質量困境的重要制約因素。
中藥飲片環節多,業界普遍意識到必須從種植、生產、加工、流通等全產業鏈的系統管控上破局,近年來成為監管高度關注的焦點。實際上,鏈式管控等于把單點的監管壓力分散到各個環節,實現全鏈條管控的關鍵是管控節點一定要足夠簡潔、便捷、可行。因此,大幅提升檢驗效率,確保監管效率,擴大有效監管覆蓋范圍,是實現中藥監管“四個最嚴”、突破當前中藥材飲片質量困局的必由之路。標準是監管的尺子和天平,尤其強制性國家藥品標準更是決定性因素。
目前看來,重金屬、農殘既不影響中藥飲片有效性,更不是中藥安全風險的主因,對中藥材飲片整體質量影響有限。不過,近日有關部門公示了《中國藥典》2020版“0212藥材和飲片檢定通則”征求意見稿,擬全面檢測植物類藥材、飲片中33種農藥殘留,對重金屬及有害元素(鉛、鎘、砷、汞、銅)限度提出要求,引發中藥業界強烈關注。
除此之外,中藥飲片還面臨著中藥配方顆粒的替代問題,其賴以存在的中藥炮制理論也面臨著傳承創新的重大理論危機。多重因素疊加之下,中藥飲片加工業已經站在了懸崖邊上。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國工業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