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斤當歸裝滿一背簍、2塊干餅子、1罐山泉水……天未亮就出發,韓生榮步行2個多小時到達集市時,剛巧趕上開市。上世紀80年代,他每天奔波于家和集市兩點之間,并樂此不疲。
“當歸1斤賣1元多,每天賺二三十元錢。”韓生榮家住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田家河鄉的元古堆村,世代以務農為生,對于這份“穩定收入”,他甚是滿意,“背背簍賣藥材”的日子,一過就是幾十年。
元古堆村海拔2400多米,年平均降水量508毫米,屬高寒陰濕氣候,所屬地渭源縣素有“千年藥鄉”之稱,尤以白條黨參、當歸、黃芪著名。中藥材不僅是當地家家戶戶的主要收入來源,還是村民們防治疾病的原生藥材。
現年44歲的村民王玉蘭從小跟著父親,徒步10多公里山路為村民上門看診。父女倆還經常背起背簍,上山挖藥。那些年,王玉蘭記住了許多藥材種類,通過看、摸、聞、嘗等直觀方法,還對中藥的性狀,包括形狀、大小、色澤、表面、質地、斷面、氣味等特征進行觀察,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中醫”。
正因為這樣的生長環境,在王玉蘭看來,“農村一些常見病、慢性病使用道地藥材調理,治療效果上佳。”跟著父親開過的處方越多,她對中藥材的了解就越深,但是,干了一輩子老中醫的父親在她眼里卻是個“窮大夫”,“那時候開處方不收錢,一副中藥就賣幾毛錢。”
后來,到了考大學年紀的王玉蘭依舊在志愿填報欄寫下“醫學”二字,通過讀書,她求職到了南方工作,而在高價厚利的終端市場上,王玉蘭見到最多的竟是“甘肅中藥材”標簽的各類精品包裝禮盒。“家鄉藥農們從地頭挖出來好藥材,卻賣不上好價錢,這其中,最大的利潤獲取方是一環一環抬高價格的倒手商販們。”
利用回家機會,王玉蘭連續7年到田間地頭打問鄉親們的藥材收成,并作出調研分析報告。她說,導致藥農無法獲高利的原因不僅是二道販子,還有藥材本身或多或少存在不規范種植和管理等問題,在這個上千年種藥的地方,老百姓憑借慣有的傳統思維模式,進行粗放式種植……
發現問題后,王玉蘭于2014年辭職返回家鄉,拿出所有積蓄,并貸款在村子成立了中藥材生產加工企業,邀請專家開設“田間課堂”給農戶免費培訓,從土質檢驗開始,她都要求標準化種植,并鼓勵藥農倒茬栽苗,集道地中藥材的種植、倉儲、購銷于一體,尤其利用二維碼溯源技術,讓藥材帶上“身份證”再投入市場。
同時,她還生產、加工、銷售中藥飲片;發展特色中醫養生;研發養生茶、保健飲片、藥膳生產,以及黨參葡萄酒的研發。直接聯系下游終端市場,以直采直供的運營模式,既保證藥材品質,又為藥農爭取最大利益。
如今,王玉蘭經營企業已擁有多項研發專利及實用型技術專利,開發“中國馳名商標”“農產品地理標志”的渭源白條黨參道地資源優勢,以“種植標準化、倉儲規模化、生產規范化、發展產業化、銷售國際化、管理科學化”的全產業鏈模式進行發展。
在上述“田間課堂”的技能培訓中,韓生榮就是學員之一,掌握了標準化種植技術后的他逐漸嘗到藥材甜頭,“再不用背背簍去趕集吆喝了,現在坐等就有人上門高價收購。”接下來,他將進一步轉變種植思路,管理好現有的10余畝藥材發“藥財”。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