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驚心動魄的上半年已經走完,在這半年中看到了太多的急遽反轉,應該是有生以來最難忘最焦慮,最跌宕起伏的半年。
在這半年看到了世界經濟的突然崩潰,先后見證了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1929年的大蕭條,2008年的金融危機。人類100年的風云變幻,就這樣濃縮在了2020年上半年。
2020年上半年的藥市也是有風有雨也有晴,年初新冠病毒疫情使得金銀花、連翹、板藍根、廣藿香,貫眾等藥材一夜火爆。
金銀花從180元飆升至240元,青翹從42元高升至60元,板藍根從15元上漲至25元,藿香從10元漲至20元,貫眾從10元漲至22元。疫情品種除外,多數藥材在生產過剩壓力下,很不情愿地向低價走去,也有不少藥材因有利好而漲勢洶洶,如:白豆蔻從年初的140元漲至245元左右;蓮須從60元漲至120元;羌活從140元漲至200元。
其實,2020年上半年漲價的藥材不少,以下是漲幅較明顯的品種漲價前后對比:
黃芩從22元漲至28元;
天龍(進口)150漲至280元;
蓮須65元漲至120元;
黃花敗將9元漲至15元;
大楓子15元漲至25元,
白頭翁45元漲至70元;
白豆蔻155元漲至245元;
羌活140元漲至200元;
半邊蓮(湖南)18元漲至26元;
蟾皮70元漲至100元;
天龍(國產)800元漲至1100元;
海螵蛸(大)40元漲至55元;
沙菀子23元漲至30元;
升麻45元漲至58元;
蛇床子11元漲至14元;
柴胡(黑,內蒙產)80元漲至100元;
牛黃(天然膽黃)40萬漲至50萬元;
甘遂45元漲至55元;
徐長卿(根)27元漲至33元;
金櫻子18元漲至22元;
黑胡椒從14元漲至17元;
玫瑰花(甘肅產,炕貨)50元漲至60元;
白花蛇(金錢)75元/條漲至90元;
全蝎(清水)2000元漲至2400元;
烏梢蛇520元漲至620元;
薄荷腦(白貓)190元漲至226元;
龍齒240元(白)漲至280元;
獨活26元(湖北)漲至30元;
天竺黃(天然)350元漲至400元;
苦丁香140元漲至160元;
龍膽草(散)70元漲至80元;
桃花(家種)70元漲至80元;
八角茴香(水燙果)53元漲至60元;
大將軍(清水)230元漲至260元;
西洋參(進口短支)850元漲至950元;
地骨皮45元漲至50元;
酸棗仁(95貨)185元漲至205元
;地龍(全開)240元漲至260元;
虻蟲(大)650元漲至700元;
蜥蜴(小)1400元漲至1500元;
紅花(新疆)110元漲至125元;
天山雪蓮450元漲至480元;
川牛膝35元漲至40元;
水蛭1150元漲至1280元。
2020年上半年跌價的藥材也不少,以下是跌價品種前后對比:
蒲公英(家)8元跌至2.5元;
桑葚(安徽產黑)15元落至7元;
吳茱萸(中花)120元跌至55元;
月季花(小)55元跌至30元;
山銀花(湖南產,統)170元落至105元;
過路黃10元跌至6元;
苦豆子15元跌至9元;
桂圓肉(小)20元跌至12元;
玫瑰茄48元跌至30元;
接骨木8元跌至5元;
蜈蚣(10公分)1元/條跌至0.65元;
南瓜子20元跌至13元;
伊貝母(野生)900元跌至600元;
苦地丁9元跌至6元;
桂皮(筒)21元跌至15元;
紅參(64支無糖)280元跌至200元;
檸檬(茶用)25元跌至18元;
枳苴子25元跌至18元;
花椒(四川,青)55元跌至40元;
僵蠶(廣西產)155元跌至115元;
玉米須8元跌至6元;
藁本(家)40元跌至30元;
麥冬(無硫,四川)60元跌至45元;
降香320元跌至240元;
蔓荊子60元跌至45元;
平貝母(無硫)125元跌至95元;
柿霜105元跌至80元;
干姜(片)26元跌至20元;
魚腥草(野生)13元跌至10元;
夏天無78元跌至60元;
紫蘇葉13元跌至10元;
草豆蔻35元跌至27元;
朱砂(水飛)400元跌至310元;
貓爪草(家種小)55元跌至43元;
紅娘蟲7000元跌至5500元;
蜈蚣爪700元跌至550元;
鬧羊花280元跌至220元;
郁金19元跌至15元;
浙貝母(無硫片)48元跌至38元;
天仙子(南)25元跌至20元;
百合(優質)100元跌至80元;
代代花100元跌至80元;
天冬(小)55元跌至44元;
蜈蚣皮2000元跌至1600元;
地膚子10元跌至8元;
木槿花68元跌至55元;
孜然(進口)21元跌至17元;
太子參(貴州產小中統)53元跌至43元;
狗脊(厚)16元跌至13元;
知母(河北產)27元跌至22元;
梔子(福建)11元跌至9元;
益智仁26元跌至21.5元;
鎖陽52元跌至43元;
胖大海(圓果)70元跌至58元;
樟腦70元跌至58元;
豬苓(陜西產,大)60元跌至50元;
何首烏(家種)15元跌至12.5元;
西紅花(進口)6500元跌至5500元;
山藥(毛條)13元跌至11元;
綠梅花330元跌至280元;
天葵子80元跌至68元;
辰砂350元跌至300元;
紫霄花140元跌至120元;
毛慈姑1500元跌至1300元;
蒼術(光)150元跌至130元;
菟絲子(寧夏水洗)23元跌至20元;
貢菊花120元跌至105元;
石斛(鐵皮)850元跌至750元;
靈芝(草)34元跌至30元;
秦艽(云南)90元跌至65元;
白胡椒36元跌至32元;
天麻(一級)180元跌至160元;
川芎(炕)18元跌至16元;
郁李仁90元跌至80元;
北沙參28元跌至25元;
龜甲140元跌至125元;
合歡花(米)190元跌至170元;
雷丸200元跌至180元;
珍珠200元跌至180元;
龍齒(青)300元跌至270元;
薤白30元跌至27元;
桑螵蛸(生大綿)210元跌至190元;
野菊花35元跌至32元;
砂仁(殼)240元跌至220元;
紫河車1300元跌至1200元;
九香蟲900元跌至850元;
金果欖270元跌至255元;
鹿茸(二杠)9000元跌至8500元;
山茱萸(河南產統)42元跌至40元;
石菖蒲55元跌至53元。
2020年魔幻元年,終于熬過了上半場,進入了下半場。在這個充滿變數的下半年,有幾件必須面對的大事。
大事一,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來。
大事二,2020年冬季和2021年春季仍是流感高發期,新冠病毒疫情打起了“持久戰”,清熱解毒類藥材仍會因流感帶動新的需求,其行情也會聞風而動,有望再次迎來漲價的機會。
大事三,2020年夏季南方多省的洪澇災害和北方個別地區干旱天氣,將影響到其地生長的藥材產量,可能會觸動少數受災減產藥材漲價的按鈕。
大事四,2020年新版{{中國藥典}}正式頒布實施,原料藥材,中藥飲片將面臨重新洗牌,更多的藥材因質量問題銷售陷入困境,藥商和藥企的日子更加難過。
2020年,百年一遇的疫情沖擊,各行各業都受到影響,大家的財富普遍縮水。2020年下半年藥市仍將面臨生產過剩的壓力,一些藥材產新后價格觸底的幾率很大,這將使得低迷的藥市雪上加霜。啥也別說了,2020年平安健康就算成功。熬過2020年寒冷的冬季,春暖花開的日子就不遠了。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藥通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