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麥冬行情波動頻繁,但,價格一直沒有大的突破。為何麥冬價格難有大的漲幅,近幾年多經歷了哪些行情變化?未來有無大的商機。
2010年麥冬在多年低價減種的利好消息中進入上升通道,從32元起步,到9月漲至80元上下。進入2011年麥冬供應貨源顯緊,經營戶積極尋找貨源,產新未臨價格已漲至百元左右。由于麥冬價格上漲刺激藥農提前采挖,各路買貨商家云集產區待購,在有貨者惜售,在多商爭相搶購中,麥冬迎著產新一路高歌,到4月新貨大量上市時價格高升至140元左右,高價一直持續到8月。
隨著麥冬價格高升,實際需求有所減少,價格也震蕩回落,短期內從120元以上回落至80-85元,到2011年年底進一步下滑至60元上下。麥冬價格的大漲極大調動了藥農種植積極性,2012年麥冬產量增加,產新后從70元跌至45-48元,到2012年9月又小幅回升至50元左右。2015-2016年麥冬在45-55元上下反復漲漲落落,2017年上半年麥冬價格上漲至65元左右,進入下半年漲至73-75元,到10月漲至80元左右,高價持續到2018年產新前2月。2018年麥冬產新后價格回落至55元左右,而后又逐漸回升至70-75元。2019年麥冬產新前價格堅挺在75元上下,產新后價格回落至62元左右。
由以上歷史價格變化不難看出,盡管近幾年麥冬價格漲漲落落,但是,始終沒有獲得大的突破,也沒有落得太低。麥冬價格不能大漲,說明了供求沒有出現失衡。沒有跌得太低,是受種植和采挖成本支撐。
麥冬采挖較費時費工,如果不雇工采挖,一家兩口采挖一畝麥冬需要15-20天。在麥冬采挖的同時,栽種也同步進行,多是邊采挖邊栽種。山東產區種植戶多不雇工采挖,他們擔心一些麥冬被掩埋在土中,所以,多是自家人慢慢采挖。
麥冬栽種不需要買種苗,自家的苗子完全夠用,而且可以賣出一部分,新種植戶需要購買種苗。一般麥冬畝產干品350-400千克,按照干品50元價格出售,畝收入近2萬元,除去生產成本凈收益也在1萬元以上。如果買苗栽種,每畝種苗投入需要500-600元,栽種面積多的,需要雇工采挖費用600-700元,加上化肥投入,種植畝投入不過2000元,減去種植成本,畝收益仍在8000元以上。
既然種植麥冬收入這么高,為啥不大面積擴種,這是因為麥冬不但種植投入成本高,而且,采挖費時費工,這也是價格居高難下的原因之一。麥冬老產區四川、湖北等幾個鄉鎮,由于連年重茬種植,單產產量下降,每家土地也有限,所以難以大面積擴種,最多把自家幾畝地全部種上,少有人去包地種植,大戶包地種植成本更高。
目前麥冬產區主要有四川三臺縣,湖北襄樊,山東曹縣,福建泉州也有小規模栽種。其中,以四川產區種植面積最大,湖北為第二大產區,近幾年山東產區發展較快,其種植面積和產量在逐年遞增,種植面積和產量已超過湖北產區。
從近幾年麥冬三大產區種植面積和產量看,2017年四川產區總產量7500噸左右,湖北和山東產區總產量約5000噸,加上庫存量,到2018年產前剩余庫存約800噸。2018年四川產區總產量9000噸左右,湖北和山東產區總產量5500噸,到2019年產新前剩余庫存約2200噸。2019年四川產區因受2018年秋季水災,導致單產下降,總產量大約有8500噸,湖北產區賣麥冬苗多,總產量不及往年,山東產區總產量比上一年略有增加,2019年麥冬三大產區總產量大約有13000噸。到2020年產新前,大概剩余貨源有1000噸,但是,由于疫情消化掉幾百噸,庫存大約只剩下幾百噸。2020年四川產區總產量大約有1.2萬噸,加上山東和湖北產量,總產量大概有1.5萬噸。
麥冬性味甘寒,具養陰生津、潤肺清心功能,為中醫治病的傳統中藥,又是中成藥工業的重要原料。據《全國中成藥產品目錄》統計,以麥冬作原料生產的玄麥沖劑、生脈飲、青春寶等中成藥品種達89種。對外貿易方面,麥冬又是我國重要的出口商品,遠銷亞洲各國。隨著國內外醫療保健事業的發展和對外貿易的擴大,麥冬的用量大約1.2萬噸。
8月中旬四川遭遇大雨,部分低洼地塊受災,但是,因種植面積大,對整體影響不大,價格小幅上漲后轉穩??傊?,麥冬依然處于供大于求之中。只有麥冬種植面積真正大幅調減下來,加上自然災害減產,才能真正迎來大漲時機。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藥通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