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年前,彝族名醫曲煥章創制了一瓶散劑——百寶丹(后稱云南白藥)。
118年后的今天,云南白藥家族“開枝散葉”,從這瓶散劑延伸發展到300多個產品品類,當中許多產品已排名中國市場第一。
傳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混改一年看云南白藥,不變的是抱樸守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變化的是不斷適應用戶、市場需求的思路理念和迭代商業、產品的價值模式創新。
在變革中突破,于傳承中創新。這,正是百年云南白藥永葆活力的秘訣所在。
升級品質管控打造三七全產業鏈平臺
三七是文山的道地藥材,被譽為“滇南神草”,在文山已有三四百年的栽培史。現在,因云南白藥基于大數據、云服務的智慧創新,三七傳統的種植、加工、銷售方式正在被顛覆。
夏末,三七花早已在春天收過一季,遮光網下的三七們正在陽光下享受著噴淋“沐浴”,孕育著秋天的果實。在丘北縣樹皮鄉白姑村,云南白藥投資千萬元建成的300畝三七現代化種植基地內,基地負責人秦孔云正用手機實時查看每一塊地的空氣濕度、溫度、光照強度,以及土壤含水量、營養和微生物群落等各項指標。
在遠隔基地100多公里外的文山三七產業園區內,剛剛完成整體搬遷的云南白藥集團文山七花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車間,能對三七的初加工、提取、制劑等生產流程和工藝進行數字化仿真,實現“透明可追溯”。
“以云南白藥文山生產車間為線下載體,結合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5G網絡,我們以高于國家和行業標準的要求,對三七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從種植、選料、倉儲、清洗、加工、質量檢測到上市銷售的各環節,建立了147個質量管控標準,使三七產業實現了全流程的數字化監測、數字化仿真、數字化營銷和數字化管理。”云南白藥集團中藥資源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蘇豹介紹,借助“透明產業鏈”的在線體驗及“云選貨云下單”,使產品的整體品質管控跨上了新的臺階,消費者可對每一件云南白藥三七產品的全流程數據進行追溯,讓消費者對云南白藥三七產品更放心。
蘇豹,云南省打造“綠色食品牌”專家組成員,云南白藥“豹七”三七品牌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2018年以來,“豹七”三七連續3年入選云南省“十大名品”。
“云南要打造三七千億產業,如果產業不升級,還是原來那種原始的、粗放的狀態,一定沒有出路。云南白藥與三七打了100年的交道,可以說如果云南白藥都做不好,也就沒有哪家企業能做得好。所以我們投資8.6億元打造了三七的全產業鏈平臺,就是為了讓三七的資源優勢,更好地向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轉化,讓云南的三七產業有一個全新面貌。”蘇豹說。
目前,云南白藥氣血康口服液、三七藥材的銷售已過3億元;豹七三七系列、血塞通膠囊、三七總皂苷的銷售已過1億元。以上三七系列產品的年銷售額已超10億元。
據云南白藥集團文山七花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艷新介紹,三七產業平臺建設項目將促進生產能力大幅提升,從三七規范化種植、產地初加工、飲片加工、深加工、倉儲、流通等領域搭建全產業鏈三七平臺,打造品牌三七。
如今,隨著云南白藥集團全國首創的文山三七全產業鏈平臺項目的建成,文山三七產業園這個以三七為重點的中醫藥產業鏈完備開發區和國家級特色生物資源開發基地已初具雛形。未來,隨著文山三七品牌和產業的升級,總產值有望達到1000億元。
優化生產工藝建成“工業4.0”牙膏智慧工廠
牙膏,是當之無愧的云南白藥跨界創新產品中的“一枝花”。在與寶潔等國際大鱷較量10多年后,云南白藥牙膏在2019年勇奪國內市場頭名。
然而,正像云南白藥從沒滿足于躺在“國家保密配方”的“護城河”上吃老本一樣,2019年創新不止的白藥人對標工業4.0,投資11億元,率先在國內建成投產了全球一流水準的牙膏智慧工廠。
在智能化、自動化、綠色環保的牙膏智慧工廠,操作人員只需一鍵下達指令,就可以實現牙膏從原材料到成品入庫。
指令下達后,新型AGV(自動導引運輸車)把原料送進足有3層樓高、用藥品級的不銹鋼制成的超大儲料罐,再經由管道通過高壓氣流輸送至生產線,牙膏包裝下線后,由KIVA機器人交給AGV入庫。整個生產過程由“機器代替人工”,在最快的生產線上,ABB手臂機器人每分鐘可生產牙膏510支,9條生產線運行后,年產能將達5億支。
“智慧工廠可以對牙膏生產工藝中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智能化管理,大幅優化了生產工藝。”云南白藥集團工程系統中心總經理夏逢介紹,以往的牙膏生產,需要工人參與領料、稱量、投料和預混合等環節,人工干預過多,效率和精準度不高。現在,采用符合云南白藥牙膏特性的“一步制膏法”:配料制膏系統實現全封閉自動化生產,減少生產環節和人工干預,實現了自動灌裝、自動包裝,再自動出倉的智慧生產,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精準度。
“按照這么大的設計產能來看,人工或半自動的物流模式均無法支撐如此高的吞吐量。”夏逢介紹,工廠還對污水處理、異味控制、粉塵治理及噪音控制4個方面進行了優化,不僅實現了智慧化生產,而且達到綠色環保標準。“用不了多久,這里將成為集產品體驗、客戶定制化研發、數字化智能化生產、現代物流和參觀接待為一體的綠色環保標桿示范園區,擁有全球一流的制造水平。”
混改前,云南白藥在“穩中央、突兩翼”的產品戰略下,讓中藥融入現代生活,產品從一枝獨秀到多點支撐,打造了以云南白藥牙膏、創可貼、氣霧劑等產品為代表的與國際巨頭同臺競技的國貨精品。那么,對市場有著極高敏銳度的云南白藥,其未來的新賽道又將如何開啟,才能使企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強中央突兩翼開啟“新白藥大健康”新賽道
2019年,云南白藥完成吸收合并白藥控股、實現整體上市。在全新的平臺上,依托混改及積淀形成的品牌、渠道、體制機制、團隊和資金等優勢,明確了未來的業務戰略:在持續提升醫藥、健康品、中藥資源、醫療物流現有四大業務板塊的基礎上,全力打造未來10年全新的市場競爭新賽道。
為實現這一目標,云南白藥從業務結構和戰略空間布局,提出了“強中央、突兩翼”業務戰略。
在業務結構上,“強中央”就是做強藥品、健康品、中藥資源、醫藥物流這4個板塊的同時,推動骨傷科和醫美、生物醫藥領域這“兩翼”的新品研發。近年來,云南白藥創新研發體系不斷深耕、尋求突破,推動與北京大學合作共建的國際醫學研究中心已進入實際運作階段,同時圍繞骨傷科、醫學美容和天然藥物資源開發等戰略賽道引入了一系列創新研發項目,其中多個在研項目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并實現了技術突破。
在戰略空間上,以云南這個“中央”作為大健康產業的總部基地,做強中藥資源開發、植物藥研發、生產制造、商業物流業。“突兩翼”為,依托北京大學的人才優勢和白藥的市場化優勢,重點打造“北京大學-云南白藥國際醫藥研究中心”,建成云南白藥的新藥開發基地和醫療應用中心;依托上海強大的產業資源與金融資本優勢,重點打造“云南白藥上海國際中心”,建成云南白藥國際人才和國際并購基地及新業務的孵化基地。現在,上述兩個中心都已落地啟動,開啟了“新白藥,大健康”產業戰略新賽道。
“這樣一個全新的業務架構和空間布局實施后,必將極大地提升云南白藥的科技創新能力,極大地強化整合國際資源能力,特別是引進頂尖國際人才團隊的能力,進而帶動云南生物制藥業的整體提升,形成云南大健康產業持續發展的戰略性制造基礎。”云南白藥集團黨委書記、副董事長汪戎對記者說。
在這一戰略的驅動下,完成混改的云南白藥國際化步伐正在加快。
在日本,云南白藥采之汲全植物面膜在嚴苛的化妝品標準下,憑借全植物漢方配置與醫藥級科技的雙重品質保證,一路通關,獲得了一系列專業認證,在競爭激烈的日本美妝護膚市場“殺出”重圍,占據一席之地,開辟了全植物護膚新藍海。目前,該面膜在日本已覆蓋東京等地的28家終端,“出道”日本僅兩年時間,便獲得了日本中高端消費者的青睞。
在香港,云南白藥已控股香港藥品市場最大的藥業公司——雅各臣(中國)國際公司,并以7.3億港元投資萬隆控股,布局工業大麻種植與產業鏈,還首次以3.5億元基石投資者的身份參與認購創新藥公司——中國抗體制藥有限公司在港交所的首次公開發行股份。中國抗體是專注于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治療的新秀,投資中國抗體,云南白藥有望完成骨科領域產品線延伸,并借力進入創新藥市場。
作為傳統藥企轉型創新的代表,云南白藥未來有望在骨科醫院、骨傷科和婦科專利藥領域出現更多的外部合作和外延拓展。
戰略之變,不但是企業之變,也帶來了人的改變。
午餐時間,云南白藥集團人力資源人才發展總監梅俊林在食堂邊吃飯邊看手機,微信朋友圈學英語打卡的同事們越來越多,讓她又多了幾分緊迫感。“英語對于我現在的工作太有用了,我得抓緊練習。”
隨著云南白藥在生物制藥、投資并購、商務拓展等方面的全球化布局及步伐的加快,年輕員工們都一心想著去提升自己,準備抓住打開職業通道的機遇。
“混改后個人的命運跟企業的命運拴在一起了,我們做事會更堅持‘長期主義’,而不是只考慮眼前。在這樣的氛圍下,很多年輕人現在職位雖然不高,資歷也不長,但都表現出了更積極、更進取、更勇猛的做事態度。”云南白藥集團高級副總裁、健康品事業部總裁秦皖民說。
混改一年看云南白藥,從“穩中央、突兩翼”產品戰略升級到“強中央、突兩翼”業務戰略,再到“新白藥、大健康”產業戰略,云南白藥全面完整的戰略框架已經形成,將引領這個“百年老中醫”強筋健骨,轉身成為全球領先的大健康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實現二次騰飛。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云南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