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率先實現“縣縣有中醫院”,中醫藥服務量居全國首位;中藥材人工栽培的數量和產量均處于全國前列,今年我省中藥材種植面積將達500萬畝,占比達全國的6.7%;今年河南中藥工業產值超200億元……這組令人振奮的數據,來自11月26日在鄭州發布的《河南省中醫藥學科與中藥材產業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在河南省產業發展研究會舉辦的這次發布會上,中原學者、河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報告》主要研究人苗明三介紹說,《報告》由河南省科協資助、河南省健康產業發展研究會承擔,匯聚了省內近10余位專家學者及課題組成員的研究成果,對我省中醫藥學科與中藥材產業發展進行了全面整理分析,更集聚了行業專家智慧,為河南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河南是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發源地,為醫藥學發展、為人類健康做出了重大貢獻。《神農本草經》是中藥學開始成熟的標志,“豫藥”在中醫藥的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黃帝故里、醫圣祠、華佗墓、禹州藥都、百泉藥市、洛陽正骨、四大懷藥等文化遺產和遺跡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財富。河南省作為中醫藥文化大省之一,在中藥材產業發展及中醫藥學科建設方面有著獨特優勢。
《報告》聚焦基于中醫藥學科的中藥材產業創新體系建構,對產業面臨的國內外形勢、自身發展的歷史現狀、特色和基礎、存在的問題、發展措施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就中醫藥產業鏈條涉及的6個子課題進行了整理總結,形成了河南中醫藥產業發展戰略的中醫藥農業、中醫藥工業、中醫藥養生保健產業、中醫藥商業、中醫藥文化產業發展報告和中醫藥人才科技支撐報告等,在此基礎上,集中對產業體系進行了整體評估。
我省中醫藥學科:醫教科管齊頭并進
建設中醫藥強省,振興發展中醫藥事業,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報告》中統計數據顯示:我省現有中醫院587家、開放床位8.17萬張,5家醫院入選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重點中醫醫院項目庫,12個專科入選全國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建設單位。在全國率先實現“縣縣有中醫院”,1800多家鄉鎮衛生院建成了中醫館;2018年河南全省縣級以上中醫醫院門急診總量和出院病人數分別占全省醫療機構服務量的20.3%和16.13%,中醫藥服務量居全國首位。我省目前共建成9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科研實驗室,6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7個省級重點實驗室、8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設立了河南省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中醫藥科研實力不斷提升,如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治療慢阻肺領域2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治療艾滋病臨床研究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成果一等獎等。我省現有中醫藥從業人員9萬多人,李振華(已逝)、唐祖宣、張磊先后當選“國醫大師”,毛德西、丁櫻、崔公讓當選“全國名中醫”,鄭玉玲等4位專家入選“岐黃學者”。
同時,我省17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圓滿完成建設任務,全部通過驗收。這17個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項目,涉及中醫基礎、臨床的多個研究方向,分別由河南中醫藥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河南省中醫院、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鄭州市骨科醫院承擔建設任務。
我省中藥材產業發展:優勢明顯發展迅速
中藥材屬于農副產品中的一類特殊產品,具有“農副產品”屬性。在中藥材產業發展方面,河南省作為我國內陸重要省份之一,藥用資源豐富,生物多樣性明顯,初步實現了藥材規范化、規模化種養殖生產,為開發中藥成藥、中藥飲片、保健品、日化品等提供了有力支撐。據我省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試點)不完全統計,河南省中藥資源2700余種,有蘊藏量的種類236種,栽培品種99種。今年,我省中藥材種植面積將達500萬畝,占比為全國的6.7%。
河南省是傳統的中藥材生產大省,全省中藥材人工栽培的數量和產量均處于全國前列,是全國中藥材主要產區之一。全省18個省轄市所轄158個縣(市區)多數縣市都有藥材種植。山茱萸、山藥、丹參、金銀花、地黃、冬凌草共6個中藥材8個基地通過國家GAP認證。獲得原產地標志認定的中藥材有方城裕丹參、西峽山茱萸、封丘金銀花、南召辛夷、盧氏連翹、“四大懷藥”(地黃、山藥、菊花、牛膝)等27個品種。藥材種植基地發展較快,萬畝以上規模的有溫縣、武陟的“四大”懷藥生產基地等,涉及到40余個中藥材品種。
近年來,我省中藥種植面積發展到430萬畝,山茱萸等4個中藥材基地通過國家GAP認證,15種中藥材獲國家地理
標志產品保護,107家中藥企業、25家飲片企業全部通過GMP認證,擁有宛西、羚銳、太龍、輔仁等知名中藥現代化企業,培育了六味地黃丸、羚銳通絡祛痛膏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中藥大品種,今年中藥工業產值超200億元。
我省中藥衍生產業:持續發展前景廣闊
以中藥為主的功能性食品、食療產品發展迅速。如我省好想你股份有限公司、懷山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漯河休閑食療企業和鄭州依萊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均向功能性食品、食療產品、化妝品和消毒用品的轉型發展與升級,很好地發揮了河南農業大省優勢,實現了農副產品深加工的食療化和養生化,強調大健康理念,實現治未病目的。同時以中藥為主要原料的獸藥產品具有低毒、無殘留、無副作用等特點,在綠色畜產品生產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應用極其前景廣闊。
借助沿黃天然氧吧、濕地等獨特自然資源優勢,我省黃河流域所產中藥材含量居全國前列。黃河流域約有3億畝沙漠沙地、濕地、鹽堿地,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黃河流域鹽堿地適宜種植道地藥材紅花、金銀花、牡丹、草決明等,沼澤地適宜種植道地藥材有銀柴胡、鎖陽等,能夠防風固沙的藥材有丹參、遠志、川芎等。中藥資源種植開發是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中藥材深度加工
需要勞動力大,對貧困地區勞動力就地轉移、增加人均收入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報告》建議,要發揮河南是中醫藥發源地的優勢,大力扶持豫藥品牌的打造與提升。促進黃河生態走廊、黃河濕地、山區丘陵地區的中藥原生態種植;促進豫藥的深加工與綜合利用;促進豫藥大品種的二次開發;促進綠色制造、智能制造在豫藥制藥中的實施。為脫貧提供持續支撐。
乘勢而起積極作為促進高質量發展
《報告》認為,當下我省中醫藥強省建設初見成效,中醫藥服務體系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發展趨勢良好,成績突出,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要把中醫藥優先發展列入衛生計生發展重大戰略,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中醫藥適宜技術和服務;切實加強中醫藥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積極在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開展政策試點,為新形勢下中醫藥發展提供實踐經驗。
同時,針對我省如何加速發展河南中醫藥學科與中藥材產業發展提出人才培養、科研合作、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推行中醫藥強省戰略、完善和建立一套發展體制和機制、建立一個行業聯盟和系列創新研發團隊、打造兩大平臺、辦好三大節會、建設四大基地、承古拓新,健全培養評價體系、加快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加快中醫藥研發和質量標準建立、利用優勢互補,推動產校合作,建設國家級中藥材發展技術中心、注重河南本土中藥材整理挖掘保護等發展建議。
《報告》在我省中醫藥學科及中藥材產業的發展上還重點提到四勢:“謀勢、借勢、造勢、聚勢”。
1、謀勢——以系統規劃謀劃河南省中藥材產業發展之魂
中醫藥以其“簡、便、驗、廉”的特點深受民眾歡迎,鑒于中醫藥的獨特優勢和中醫藥健康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地位,國家一直大力扶持中醫藥的發展,連續推出了很多保障中醫藥產業的政策措施,從一定程度上對中醫藥綠色健康產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站在區域經濟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角度,實現河南省戰略規劃、產業規劃和空間規劃有機結合,制定河南省中藥材產業發展戰略、構建新型產業生態體系、優化完善空間布局、孵化重大項目、進行金融機制體制創新研究及制定重大項目的投融資方案等,形成統一的行動綱領指導河南省發展建設,實現“大家同唱一首歌,一張藍圖畫到底”。
2、借勢——以打造金融生態構建河南省中藥材產業發展之翼
結合國家中心城市和中部地區金融中心的創新金融平
臺產融結合,實現中藥材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有機結合。通過盤活河南省資源,使資源資產化,通過重組資產使資源資本化和證券化,系統解決河南省中藥材產業的造血機能不足的問題。
3、造勢——以專業要素市場打造河南省中藥材產業發展之心
根據中原經濟區的區域特色,打造中藥材專業要素市場,在不同特色縣域形成各自特色產業區域要素結算中心、服務中心,依托特色資源,形成一心(要素中心)多區(各類以為在醫藥、保健、中藥材等產品加工代表產業集聚區)多基地(城內外種植、原材料供應、健康休閑基地、產業配套基地),打造N個康養小鎮、長壽小鎮、文旅小鎮、美麗健康小鎮、養生小鎮等,帶動全域健康產業發展。
4、聚勢——以構建聯盟體系形成河南省中藥材產業發展之態
構建特色中藥材產業體系,開展中藥材龍頭企業對接,構建中醫藥及中藥材產業聯盟。以發展創新模式為旗幟,以N個中醫藥、中藥材市場、中藥材加工為抓手,以構中醫藥及中藥材產業發展聯盟為平臺,以產業為支點,以創新金融手段為翅膀,以信息化為手段,專業分工、業務合作、重構河南省中藥材產業的商業生態圈和價值鏈。
總之,河南省中醫藥學科及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就是以結算經濟為核心,整合區域資源優勢,以鄭州市為發展高地,以重點縣域為核心,結合不同縣域中醫藥產業特色構建適合自身發展“中心+產業聚集區+基地”的三圈產業發展體系,走第三產業帶動下的發展路徑,并以系統思維為引領實現中藥材產業發展、載體建設、運營和管理的高度融合,通過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帶動河南省中醫藥發展。以戰略為勢、產業為本、文化為源、規劃為綱、創新為魂、金融為器,推動河南省全域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實施區域經濟增長方式由外延式向內涵式過渡,從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戰略驅動轉變。
據了解,《報告》由河南省健康產業發展研究會、進程健康組織撰寫,中原學者、河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苗明三教授擔任主筆,河南省健康產業發展研究會練嵐等執筆。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河南日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