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黃芪種植收獲期。11月14日,記者一行乘車行駛在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官亭鎮前進村的蜿蜒村道上,映入眼簾的是鄉村民居,磚木結構的房屋錯落有致,金燦燦的玉米掛滿了房屋的橫梁。
前進村距官亭鎮約10公里,是一個半淺山半腦山的少數民族村。如今,覆膜玉米夯實增收基礎,黃芪特色種植更是為村民發家致富走出一條廣闊的新路子。
產業轉型“轉”出致富希望
10時許,前進村半山坡上,十幾名村民正在地里采挖、撿拾黃芪,干得熱火朝天,一派豐收的景象。村民朱信保跟村主任朱玉賢開著玩笑:“主任,看今年的黃芪長得多俊,肯定能賣個好價錢!”
朱信保是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他的兒子和兒媳婦一邊照顧家庭,一邊增收致富,村主任朱玉賢承包的黃芪地成了兩口子最好的去處。每天的工作多是撿拾黃芪裝車,一天有80元的收入。看著已經裝了滿滿一車的黃芪,朱玉賢成了前進村村民眼中靠得住的主心骨,產業轉型“轉”出全村人增收致富的希望。
2018年以前,覆膜玉米的種植曾一度讓前進村村民看到致富的希望,但隨著成本升高、產量降低,部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減弱。就在這時,村主任朱玉賢將黃芪種植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抓手,創辦民和麗賢種植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農戶+訂單”的產業模式助村民增收致富,使前進村中藥材種植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實招真招助農增收提質增效
朱三生保以前是村里的貧困戶,他和妻子都年過花甲,守著3畝地,種些小麥和馬鈴薯,即使趕上了陽光充裕、雨水充沛的好年景,全年的收入也不過幾千塊錢,再加上老兩口支出一部分開銷,原本貧困的家庭顯得十分拮據。
2019年,麗賢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后,朱三生保將自家的3畝地流轉承包給了村主任朱玉賢種植黃芪,一畝地純收入達1000元以上。朱三生保還在合作社幫忙栽種、除草、采挖,一年的工資收入就達7000多元。
住在寬敞明亮的磚瓦房,年過花甲的朱三生保成為村里的脫貧明星。“以前住的都是土坯房,收入也不高,現在連牲畜圈都是磚砌的,一年的保底收入能有1萬多元!”說起自家翻天覆地的變化,朱三生保感慨萬千。
事實上,在前進村因為種植黃芪受益的遠不止朱三生保一家。今年全村種植黃芪200畝、籽芪30畝,畝產收益3000元。“比起以前產量遠遠超過了預期,黃芪種植已經成為前進村的主導產業,合作社和農戶互利共贏,真正實現家門口增收致富!”說起黃芪種植的發展前景,村主任朱玉賢信心滿滿。
政策扶持“解鎖”特色產業
幾年前,前進村土地撂荒嚴重。“為了順利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以產業發展帶動實現脫貧致富目標,我們充分發揮前進村適宜黃芪種植的自然條件優勢。”官亭鎮組織委員、前進村包片領導陳雪霞說,引導村民進行集中規模化種植,又恰逢少數民族發展資金扶持項目落地前進,產業轉型恰逢其時。
有了政策扶持,村民脫貧致富的信心越來越高漲。2018年種了400畝黃芪,但產量不是很樂觀,2019年開始有不少村民打退堂鼓。
“村民不愿流轉的土地就由我們分擔,黃芪種植初見成效。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苗價高,種植面積不多,但沒想到產量這么好!明年,我還要繼續帶著村民一起種。”前進村黨支部書記白玉良說。
在政策扶持的同時,前進村還對種植黃芪的村民開展技術培訓,并積極尋找黃芪銷路。“經過三年的培訓和鉆研,終于摸到了種植黃芪的門道。”朱玉賢說,未來還要打造黃芪加工生產車間,集中切片、儲存、銷售黃芪,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進一步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如今,走在前進村,聞著黃芪香,腳下的村道伸向遠方,前進村致富路越走越寬廣。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青海新聞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